李锋的作品
-
长安汽车上海车展坚定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4月18日,全球瞩目的2023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拉开帷幕,长安汽车全系新能源产品强势集结,创新前沿技术悉数亮相。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重磅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强势按下长安汽车出海“快进键”,长安汽车正在全速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四大主线”有力支撑,出海战略稳中求进 此次上海车展长安展台,围绕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和长安创新设计标签以及新发布的“海纳百川”计划四大主线展开。在新能源技术展区,高比能半固态电池、原力超级电驱、原力增程器、长安智慧芯等展品“原”气满满;在智能化展区,CD701原型车、SDA数字智慧空间、SDA.ZoneCC环网中央计算架构等“智慧闪耀”;在设计理念展示区,VIIA概念车“颜值爆表”;更有第三代CS75 PLUS智电iDD、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深蓝S7、深蓝SL03等全域来“电”。全方位展现出长安汽车强大的技术储备与产品能力,向海内外客户传递出坚定转型、加速出海的底气和实力。 从2017年发布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到2018年发布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再到2022年发布“纵横万象”设计理念,长安汽车已经发展为拥有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掌握300余项智能低碳核心技术,引领汽车行业设计潮流的头部车企。 此次上海车展,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的重磅发布,表明长安汽车已经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技术储备、体系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标志着长安汽车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彰显出长安汽车布局全球发展的动能与信心。 发力海外“五大布局”,绘就全球发展蓝图 此次上海车展,长安汽车践行“引领汽车文明 造福人类生活”的使命,坚持“长期主义、绿色低碳、本地运营、发展共赢”的原则,坚定不移向“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宏伟目标迈进。在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下,着力推进“五大布局”,为长安汽车全球化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 一是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长安汽车将把高品质的智能低碳产品布局全球。到2030年,将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第一,推动“全球产品同步开发+区域差异化开发”相结合,未来,同一款车型,将会有中国版、美洲版、欧洲版等多种版本,实现“一区一策、一国一策”。如南美洲和中东区域,仍将以传统汽车为主,欧洲和东盟区域将主推新能源车型,在南美洲、东盟、澳新等区域投放皮卡;第二,致力于打造“全球经典车型”,到2030年,力争打造2款全球销量突破50万辆级的产品。打造不少于2款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级的产品;第三,海外布局超过50万辆的产能。泰国基地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将增加至20万辆。还将适时在欧洲、美洲等地布局制造基地,完善产能规划。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布局,海外市场将以长安品牌为主,持续打造智能、低碳、设计等品牌标签,并持续强化企业品牌与产品推广的联动,加强深蓝品牌、阿维塔品牌海外建设。同时,加大海外市场广宣资源投入,联动合作伙伴参与全球大型品牌活动,提升长安汽车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在海外市场构建20余个本地化营销组织,海外网点数量突破3000家。并将积极探索效率高、成本低、用户体验好的直通直联新营销模式。 四是加快完善市场布局,将加快布局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亚太、独联体五大区域市场。2030年之前,将进入全球90%以上的市场。2024年,长安汽车将完成东盟和欧洲两大重点区域市场的进入。还将在泰国投入40亿元,布局全球“右舵生产基地”,覆盖澳新、英国、南非等全球右舵产品市场。我们将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布局。到2030年,长安汽车在欧洲市场销量将突破30万辆。 五是加强组织、人才布局,加强组织建设,基于市场布局,长安汽车将成立东南亚事业部,欧洲区域总部,还将适时在美洲、非洲等区域建立区域总部。同时,加强人才引培,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国际化人才,加大海外各区域本地化人才聘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发布会上表示: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立足中国蓄势跃迁,开启出海关键年 在中国品牌蓄势发展的关键期,面对机遇和挑战,长安汽车取得了丰硕成果。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3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20.9万辆,环比增长28%,成为中国品牌3月销量冠军。 近年来,长安品牌汽车销量逐年大幅提升。2022年,产销突破187.5万辆,同比提升6.8%,占集团销量80%。预计2023年长安品牌汽车销量将突破200万辆。同时长安品牌汽车市占率逐年提升,已从2019年的5.17%上升到2022年的6.98%,今年一季度市占率占全行业的8.54%。经营质量持续向好,其中长安品牌利润占比达85%,成为新的盈利支柱。企业已由规模增长向“规模+效益+价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不仅如此,长安汽车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研发水平名列前茅。构建起“六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建设有16个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拥有全球30个国籍的工程技术团队1.7万余人。2022年新增申请专利4910件,其中发明专利3548件,同比增长195%,2022年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专利公开量排名第一。研发能力十二年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名列行业第一。快速开发智能、新能源等新产品,近3年一共投放40款新品。 近年来,长安汽车品牌布局不断优化,品牌价值向新向上。长安汽车推出深蓝、阿维塔电动车品牌,与长安品牌一起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品牌架构。长安乘用车产品均价逐年递增,近五年共提升22.9%,其中阿维塔产品售价已突破40万元,深蓝SL03已成20万级新能源产品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客户体验的提升,作为长安最重要的战略,客户服务“一号工程”正在推动长安汽车从产品致胜向“产品+服务”并重发展。长安连续两年获得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中国品牌第一,连续两年获得中消协、中质协满意度评价中国品牌第一。 在坚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道路上,长安汽车步伐稳健、战略清晰。立足中国蓄势跃迁,锚定全球开启新篇。在国产汽车出海的重要关口,恰逢其时地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以国内良好势头牵引海外市场,以全球化布局谋划未来发展。 上海车展秀出“全电”实力,“科技长安”共擎未来出行 此次上海车展,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赋能下,长安汽车最新产品与创新技术悉数亮相,智电iDD 家族的第三代CS75 PLUS智电iDD、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欧尚Z6智电iDD四大明星车型“成团”集结,深蓝S7、深蓝SL03双子星产品矩阵联袂登场,以及长安Lumin、览拓者EV等全系电动电气化产品倾力出击,令长安展台人头攒动,备受关注。 此外,展台上还有两款闪耀夺目的概念车。其中,概念车VIIA通过长安全新设计语言“纵横万象”,释放来自未来座驾的纵之力,为用户打造最为独特的五感沉浸式体感,构建可变化且具有开放性的自由空间。另一款是基于SDA架构打造的长安CD701原型车,全面由仿生设计向纯数字设计升级,外观设计上是兼具SUV的大气强壮感和皮卡的越野炫酷元素的“全新物种”,在内饰设计上是带来全新“五感”体验的“移动家居”,集中展现了长安汽车未来智能与美学的前行方向。 发布会现场,朱华荣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感谢,同时也重申了长安汽车总体发展目标:到2030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400万辆,海外销售120万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表达了对全球化发展的决心与期许。未来,长安汽车会继续保持开放合作、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态度,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前行,不仅把时尚、智能、绿色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全球的消费者,更要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长安汽车新的更大贡献。
2023-04-18 李锋
10961 0 -
售价11.99万起 北京新X7焕新而来 展露爆款潜质
4月16日,一个创意十足的短视频刷爆汽车圈。视频中贾冰倾情助阵,以独特幽默的方式完美演绎了北京新X7的进阶亮点,让人直呼上头。不由感慨,“大舒”座驾果然很拽,真会玩儿! 据悉,基于对都市家庭生活出行需求的洞察,北京新X7通过在核心领域升维,焕新上市,旨在成为最懂都市家庭生活的“大舒”座驾。新车共推出三款版型,其中,优享+售价11.99万元、超享+售价12.99万元、尊享+售价13.99万元。 产品各项升级,享受大大大舒适 凭借不俗的产品力,北京X7一直有着不错的市场口碑。带着对家庭用户需求更深刻的理解,北京新X7焕新而来,从舒享移动大空间、悦享潮范大气场、劲享魔核大动能、畅享未来大智慧四大领域全方位升级,真正满足都市用户的用车诉求和出行需求。 在舒适空间上,新车将空间表现再度升级。车身长度在原基础上增加了40mm,达到4745mm,轴距高达到2800mm,带来高人一筹的座舱体验。同时,新车通过超大容量的后备箱以及全车28处储物空间,具备顶尖的装载能力。 细节之处必有惊喜,北京新X7新增女王副驾,支持最大50度腿拖功能,辅以按摩、腰托,营造出头等舱般的乘坐体验,带给家庭女主人体贴入微的享受。新车还拥有前后排座椅四位八点按摩系统,乘客一键解锁SPA按摩,缓解出行路上的疲惫。值得一提的是,坐在后排就能掌控“全局”,第二排控制区域可实现操作影音娱乐系统控制、座椅按摩/通风/加热等功能,妥妥的“老板位”。 在外观造型上,北京新X7同样气场不凡,让用户的每一次出行都成为焦点。新车应用了“大都致美”的设计主题,传承北京故宫的设计之美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赋予了沉稳大气的调性。同时,为了将潮范儿进行到底,新车在关键部分采用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譬如麒麟翼前进气格栅、麒麟眉宇利刃前大灯、麒麟翼尾灯、20英寸的数字飞翼同级最大轮毂等,给人“很上头”的视觉冲击。 在智慧科技上,北京新X7通过前瞻的科技研发实力,直击用户出行痛点,实现了在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上质的飞跃,让用户出行更有趣。其中,在12.3英寸的中控屏下搭载的最新车机系统,首次搭载了火山车娱,并加入了华为海量应用商城、腾讯爱趣听等,出行畅玩不限。此外,车载WIFI、智能语音交互、防盗监控、追踪定位、智能远程车控Pro、FOTA远程在线升级都足以满足智能出行需求。 此外,新车还通过搭载多达21个高精度感知硬件,搭载了包括MOD低速动态物体识别、LDW车道偏离预警、BSD盲区监测预警、IACC全速智能巡航系统、TJA交通拥堵辅助系统、LKA车道保持、TSR限速识别系统、FCW前碰撞预警系统等在内的十余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在动力表现上,北京新X7搭载了中德共同研发的新一代北汽魔核1.5T发动机和DCT 380变速器组成的同级领先双十佳动力,堪称黄金动力组合,能实现138kW的最大功率, 305N·m的峰值扭矩。在VGT增压器技术、Miller循环技术、高滚流比气道、350Bar高压喷射等多项“黑科技”的加持下,北京新X7完美诠释了高效低能,新车的百公里加速只需9.87s,而在WLTC工况下油耗仅为7.66L,既能满足个人的驾控激情,又能轻松应对多种出行场景。 “大舒”车格 与用户共频共振 与此同时,贾冰再度“狂飙”,化身“大舒鉴赏官”为北京新X7倾力助阵,再一次引发都市用户群体的强烈关注。从视频可以看出,多领域进阶的北京新X7演绎多面车格,让都市一家之主们在家庭用车、自驾游、上下班、商务出行等多元化场景下的轻松切换。 北京新X7呈现出的非凡气场,正是对都市一家之主大气、沉稳气场的另一种诠释,聚会自带从容自信的气场;新车舒享空间带来的温暖、包容,如同家人一般可以为身边的人带来无尽的爱意,即便是长途出行也能尽享惬意;还有北京新X7带来的魔核动能,让用户时刻焕发活力姿态,快乐驰骋。北京新X7以不拘一格的态度匹配都市用户出行特色,以多面车格满足不同出行场景,扫除人们的出行烦恼。 诚意十足的福利,助力零压力购车 完成四大进阶的产品跃升后,北京新X7以11.99万-13.99万的诚意价格惊艳全场,并携手北京汽车推出了多重购车福利,宠粉无上限。 其中,首付7元开回家,5年享0息,能让用户轻松实现有车梦;有增购或者换购需求的用户,至高可以享受到7000元补贴,节约了购车的成本,这笔钱省下来足以带全家人来一场自驾游。此外,北京新X7还有终身免费质保和终身免费基础流量,让用户的养车用车没有后顾之忧,如果转介绍给朋友还能同享现金礼遇。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新X7还福利拉满,在5月31日前购车可享7.7元订金抵1777元购车款,77元超低价享3次基础保养,来助力用户开启有车生活,享受“大舒”座驾带来的愉悦出行。 执品牌初心,造鼎力之作。北京汽车在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后,持续向新向上,随着“大舒”座驾北京新X7惊艳上市,新车必将凭借着强大的产品实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领势而上,圈粉更多都市生活用户,成为北京汽车的销量新引擎。
2023-04-18 李锋
10036 0 -
大咖云集浦江畔,共同开启汽车“新航海时代”
如果用“航海”来比喻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那么航海1.0时代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和技术向中国的输出。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质量和价格均明显提升,全球化呈现出“双向奔赴”的新特点,既包含外资企业的本地化,也包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从最初的技术换市场,到目前资本、技术、产业链的全域融合,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已进入“新航海时代”。 2023年4月17日,作为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的同期重要官方活动,“2023新时代汽车国际论坛暨汽车半导体行业峰会”在上海盛大召开。 本届论坛以“新航海时代”为主题,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组委会、央视新闻特别支持,由汽车观察、阿尔特汽车、芯智库承办,并得到了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Koelliker S.P.A. 、芯驰科技等合作伙伴的战略支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以及来自企业和相关机构的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中国电科总监李海鹏,中国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颖,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第一执行副总裁金文辉,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雄狮总经理邬学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上汽国际副总经理汪华,Koelliker S.P.A. CEO Marco Saltalamacchia,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王帆,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宣奇武,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泽,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合创汽车董事、联席总裁杨颖,岚图汽车COO蒋焘,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卢万成,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TO宁贵欣,亿咖通科技副总裁张翌强,神龙汽车公关行政部部长贺勇等倾情参与,共同探讨新航海时代的汽车产业新格局、市场新趋势和发展新机遇。 隆重的大咖阵容吸引了上千名观众现场参会,汽车观察、搜狐汽车、懂车帝、新浪汽车、汽车产经网、车友头条等近40家行业主流媒体现场直播并报道。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航海2.0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技术换市场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和全球汽车产业在已知领域的双向奔赴,以及在未知领域的共同奔赴。所谓的已知领域,指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确定的市场和模式等,在这些领域,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国际化,外资企业也需要进一步本地化。所谓的未知领域,指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变革浪潮正如火如荼,但许多技术路线还不明确,商业模式还不清晰,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能否被消费者认可还有待验证。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产业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际合作持续深化等新特点。但放眼全球,国际上贸易保证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我国汽车产业还存在关键技术仍有短板、支撑保障有待加强、产业布局不够优化等问题,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多。 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正确把握发展形势,加快全产业链转型发展;加强同类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工作协同,形成发展合力;坚持开放原则,深化国际合作。“汽车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唯有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也不应该是区域保护,而应该是重组全球化。”马春生强调。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表示,中国品牌的汽车出口已经进入分水岭阶段。2021年之前,我们汽车海外出口应该是以零星、试探式发展为主,规模在百万以内,而且多依靠低价产品出口,重点瞄准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欠发达地区。2021年以后,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出口量爆发式增长,实现量价齐升和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双重突破。面向未来,预判中国的海外出口持续高增长的势态会有所制约,即将进入以质量为前提的波动增长期。 “全球化发展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必由之路。把握海外出口快速增长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应该洞见其中蕴含的品牌化、高端化、电动化内涵。”王国强强调。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认为,汽车产业发展一百多年来,基本上是基于机械化和人员化的逻辑支撑在构建。进入更现代化的阶段,进入更现代的阶段,智能电动车的出现使得周围一切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成为现代汽车产业体系重要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新的技术逐个突破、新的生产要素加速上车、新的效率和价值提升等三方面。 在王俊看来,智能电动车需要也将必然重塑汽车产业的研发范式、合作方式、资源体系和商业模式。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变革和市场突破将带来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重塑,在窗口期下新的品牌有机会重新争夺市场的定价权,也有机会在认知层面重新分配,这是真正拉开新航海时代序幕的重要动力。 “从2002年我国启动电动汽车专项、拉开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序幕,到2012年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再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风向标。”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演讲中称。 冯兴亚认为,国家在产业技术等方面高瞻远瞩的谋划,并持续保持战略定力,才成就了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世界市场的地位。汽车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汽车产业奋进新征程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人应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不动摇,进一步加大科技与创新的力度,努力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在演讲中预判,我国汽车产业将进入强劲复苏的新时代。第一是汽车产业将呈现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预计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大概50%,混动30%,油车20%左右;第二是汽车产业国际化进入第四次窗口期,自主品牌汽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是逆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将调整汽车产业供应链及零部件产业格局;第四是新能源汽车迎来大发展,促进跨国车企新能源转型重心转向中国。 对于汽车出口,张夕勇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希望政府层面制定5到10年汽车产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中国车企海外的发展战略;其次,建议商务部牵头、企业参与,共同制定海外出口、国际化运营的公共政策、标准、法规等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第三呼吁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不打价格战,不搞全品促销,公平竞争。 中国电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芯片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伦才认为,当前汽车芯片与汽车电子产业链呈现三大特点:第一,芯片供给呈现过度集中状况;第二,中国汽车芯片在材料、装备、设计标准等全产业链上的韧性不强;第三,汽车芯片本土化、就近化供给占比较低。 市场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纷纷入局汽车芯片领域,控制类、电源类、安全类、通讯类芯片初具规模,一些国内汽车芯片企业的出货量已经相当可观,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市场基础。国内汽车的电子基础主要集中在车身电子系统、座舱网联和整车控制系统,在底盘和动力系统、智能驾驶方面则比较薄弱。基于以上,刘伦才表示,抓住汽车新四化和新能源汽车的机会、紧跟行业需求、打造中国本土化稳健供应链势在必行。 Koelliker S.P.A.CEO Marco Saltalamacchia介绍,在意大利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品牌的传统燃油车销量远超过新能源汽车。这主要是因为意大利交通部反对生产电动汽车,完全支持传统燃油车发展。 在Marco看来,中国汽车品牌想要在意大利市场获得成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在欧洲设厂,做一个长期的欧洲发展战略;第二,在欧洲建立产品设计中心,生产符合欧洲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第三,了解欧洲各个国家的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公共事务关系;第四,拥有强大的营销和公关能力。 大咖共启“新航海时代” 近年来,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持续向纵深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的连接也从原来简单的技术换市场,发展到目前资本、技术、人才、产业链的全域融合。在新的形势下,该如何探索新未知、开辟新航路、思考新未来? 论坛现场,40多位参会嘉宾共同启动“汽车新航海时代”,并发表《新航海时代宣言》: 敬畏科技,突破核心,用技术变革让汽车更安全、更低碳、更智能; 探索未知,创新求变,用确定的理念和战略化解市场环境的不确定,用信心战胜风浪; 价值导向,用户至上,为消费者提供更美好出行体验,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链接孤岛,跨界融合,打造开放共荣全新产业链和生态圈,构建汽车命运共同体。 以新航海精神为指引,共赴汽车文明的星辰大海。 这是汽车行业共同的战略目标,也是全体汽车人的心声。 新时代的汽车企业,如何实现技术“引航”? 新汽车时代,全球汽车产业在发生哪些深层变化?技术变革将如何影响产业格局和市场趋势? 车企与供应商的亲密关系变了吗?主机厂和供应商如何协同,来保证自身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以“引航”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在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泽的主持下,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保军、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陈玉东认为,两手准备对整车厂与零部件厂商之间的关系非常有益。作为老牌汽车产业供应商,博世正在积极拥抱竞争、拥抱变革。过去,博世只提供硬件、黑科技,如今,博世不仅可以为主机厂提供芯片,还可以为主机厂提供模组与最终成品。 对于主机厂自研芯片的行为,陈玉东认为:“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做,主机厂不足以支撑关键芯片的制造。当前很多国内供应商制作的芯片都比国际大厂芯片贵,这说明关键芯片的研发成本很高。对于主机厂来说,盈利是第一目的,所以主机厂自研芯片要慎重。” 冯擎峰认为智能化是目前汽车产业变革的共同方向。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带来了零部件厂商与主机厂之间的解耦。主机厂生产的汽车要满足用户需求,用户需求也要成为汽车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实现用户需求,把产品性能做到更好,一方面需要主机厂与供应商开放合作,另一方面,主机厂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迭代、升级用户已经购买的汽车产品,让产品功能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强,这就要求主机厂也具备一定的软件研发能力。冯擎峰认为供应商和主机厂关系最新的变化,就是双方逐步开放软件能力,并相互连接起来。 “整车厂一定要把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吴保军介绍,“目前零跑对于汽车制造分为两个领域,原来汽车制造领域成熟的技术都不做,全部外包;与电子领域相关的技术,都是我们自己做。” 在吴保军看来,当前主机厂自研软件技术,面临的挑战就是成本问题。为了降低软件技术成本,一些不涉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主机厂还是需要与供应商合作,或者与其他新能源主机厂共享技术,这样才能有机会盈利,并最终让消费者获得实惠。 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车规级芯片的需求拉动巨大。张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芯片公司、Tier1和整车厂将会实现从供应关系到共赢关系的转变,这样才能保证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张强表示:“芯片公司、Tier1和整车厂各自的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定位各不相同。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一家主机厂都没有办法覆盖全栈式芯片研发。主机厂在个别的核心高算力芯片上会有研发投入的预期,但全栈式的芯片研发对于主机厂来说,是不可持续的。” 刘宗巍则表示,未来即使是顶级的主机厂也需要借助电池企业的力量,不能像过去主导发动机一样主导电池业务。最理想的状态是,有实力的主机厂掌握电池主要的设计研发能力和部分生产制造能力,其他领域还是要靠供应商支持。 此外,刘宗巍补充道,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软件对汽车全生命周期体验的持续升级,主机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具备三项核心能力:第一,软硬件新架构的设计和定义能力;第二,计算平台的定义和设计能力;第三,涉及汽车安全和对企业有强烈优化作用的供应链,主机厂需要自己掌握。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汽车产业如何“乘风”而上? 随着燃油车反攻、价格战迭起,汽车市场会有哪些新变数?新一轮出海潮如何避免曾经走过的弯路?如何制定新的出海战术打法?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如何平衡发展国内、国际市场? 在以“乘风”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的主持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合创汽车董事、联席总裁杨颖,岚图汽车COO蒋焘,阿尔特(北京)智能汽车性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彬,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卢万成针对以上话题积极探讨。 谈及出口,李学用指出,奇瑞从2001年开始出口,一路走来踩过很多坑,最近几年奇瑞出口量不断爆发,主要与中国品牌的成长有很大关系。对于出海战术,李学用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过产品品质关,要保证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品质过硬;第二,要做长期主义者,要在每一个市场做好品牌布局;第三,要慎重选择渠道。 在李学用看来,立足当下市场环境,车企需要国内、国际市场两手抓,奇瑞期望未来国内、国际市场按5:5的比例更好发展。 杨颖认为,随着智能化、网联化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叠加和赋能,未来的汽车市场将分裂成面向B端市场和C端市场两种类型,二者的占比大约为7:3。B端的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政府智慧城市管理的延展和信息搜集处理的终端,不会呈现出更多个性化需求。C端的汽车则集中于中高端用户,这类用户对自己的价值主张、IP的显性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和诉求。 基于此,杨颖预测,个性化定制和潮改是车企以后竞争C端市场必须给顾客提供的服务和技术能力,缺乏这类服务和技术能力的厂商,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以芯片为代表的核心卡脖子技术如何实现突破?蒋焘认为,芯片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某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供应商,而是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作为用户型科技企业,岚图愿意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 就芯片而言,蒋焘强调,除了硬件之外,充分利用当前芯片算力、减少芯片的冗余也是积极应对“卡脖子”难题的方法之一。例如,岚图自研的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将车内各大功能域集中至一个中央大脑,使软硬适配,最大化释放硬件性能。同时利用云端实现存储、计算、通讯等功能,在相同硬件条件下,获得更强大的驾驶功能。 在刘亚彬看来,现在国内强盛的高科技智能产品不断推出,中国汽车全产业链的产品力明显提升,这是一个能够实现扬帆出海,展现中国创造力的时代窗口。 作为中国汽车技术服务商,阿尔特一直通过组合资源,助力国内的企业走向世界;同时通过技术出海带动供应链,帮助海外的一些企业,共创生态联盟。此外,还致力于造型创意、整车设计、性能集成、软件开发、核心零部件,推出了UEES用户体验软件、VUEMS智能座舱体验平台等行业领先的产品体验研发工具。未来,阿尔特将和更多伙伴一起乘风破浪去外面看星辰大海。 徐健认为,智能化带来的变革是最重要的。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地平线有着多方面技术带来的优势,如大量的数据,快速的场景的迭代,以及人机交互带来的新技术的导入等,这些新的技术都会使得产业链发生一些重要的变革。 在徐健看来,如今,传统的Tier1、Tier2的边界已不是很清晰,这导致在智能化时代,迭代的速度可能是决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快鱼吃慢鱼”将成为常态。在这个时代,如何发挥好智能化优势,如何通过智能化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是所有汽车及相关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卢万成指出,汽车半导体是高度竞争的行业,这意味着进入这个行业不可能赚快钱。“汽车的初心是安全、快捷、可靠、舒适。因此车用电子器件和系统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要搞汽车芯片供应链国产化,就要100%符合质量标准,行业必须克服当下存在的急躁行为。” 卢万成强调,芯片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在某个细分领域,如果做不到第一第二,且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否则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面对重重新挑战,产业链如何“破浪”? 智能电动化导致的产业链重构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如何构建智能电动汽车的国际化生态圈? 以芯片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如何实现突破? 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的要点和难点? 在以“破浪”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在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主持下,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雄狮总经理邬学斌,江铃汽车CTO黄少堂,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中国电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研发总监胡彬,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以及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TO宁贵欣,针对以上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自动驾驶一定会实现,绝对不是忽悠。”邬学斌乐观地预判,世界上没有方向盘的汽车可能会在2025年就能实现商业化。同时,邬学斌还强调,没有算力的支撑,人工智能什么也不是。 面对汽车智能化发展,黄少堂强调,其实所有的电动化、网联化、自动化和芯片等,都可以应用在皮卡上。例如,江铃汽车不管是在空气悬挂、智能网联和语音控制上,还是在内饰配置、科技含量和云端一体开发模式上,都与乘用车一样是同步推进的,甚至相比之下只有胜之,而无短板。 席忠民表示,汽车供应链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而要想降低成本就必须做好2件事情:一是设计上做到最优;二是规模,如果没有规模,降本就无法实现,“现在大家都在忙着追求个性化和创新,可能忽略了规模效应,但其实回归本源还是规模。” 胡彬表示,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全世界产业链都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但不是每种芯片都缺,最主要缺的还是专业芯片。因为从发展趋势上看,通用化的芯片会成为主流,而那些专业领域或基于某种应用场景的芯片则是短板的。在此背景下,电科要做的就是补产业链短板,从而增强整个供应链的韧性。 最近,激光雷达逐渐成为行业热词,当被问及特斯拉的视觉方案是否会对激光雷达造成冲击时,倪凯回答道:“激光雷达要想长期走下去,需要证明自己的附加值。从禾多角度来说,视觉虽是最主要的手段,且未来两三年内仍将以视觉为主,但激光雷达也有其自身附加值,所以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智能底盘、滑板底盘的出现,让造车出现了不同的逻辑和思维,包括特斯拉一体式车身铸压等。从成本控制上看,智能底盘能为主机厂提供怎样的制造工艺和产品?宁贵欣对此表示,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一款针对商用车市场的滑板底盘,至于高压铸造,还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产销量来进行规划,因为高压铸造需要昂贵的模具费,像特斯拉这样有巨大销量做支撑的企业是可以选择高压铸造的。 智能电动化是当前汽车技术革命的最显著特点,而芯片作为智能电动车的关键一环,同汽车一样,也是国际化分工合作的产物。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给芯片供应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新的时代环境下,全球汽车供应链也在探索新未知,开辟新航路,思考新未来。 在“引航”“乘风”“破浪”之后,如何“扬帆”驶向广阔的大海,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要点。4月17日下午,“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生态的突破与挑战”讨论会、芯片国产替代需求发布会、投融资对接会、汽车采购管理培训、汽车 & 芯片采购对接会继续如火如荼举行,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灵感。
2023-04-18 李锋
10009 0 -
问界M5智驾版震撼登场,全新HUAWEI ADS 2.0重磅首发
4月17日, AITO问界M5系列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AITO问界M5智驾版)正式上市。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问界M5系列智驾版在‘鸿蒙座舱天花板’的基础上,新增‘智能驾驶天花板’,让问界M5智驾版成为‘双智天花板’,首次上车的HUAWEI ADS 2.0⾼阶智能驾驶系统,让人驾更安全,智驾更舒心,将智能化提升至行业新高度!” AITO品牌首款全尺寸旗舰SUV问界M9也在发布会首次重磅亮相,增程版及纯电版将于4月17日开启预定,并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 AITO问界M5智驾版由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将成为首个同时搭载HUAWEI ADS 2.0⾼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3.0的车型,提供无限接近L3的智能驾驶体验。问界M5智驾版搭载了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平台和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等技术,拥有255km的纯电续航和1425km的超长综合续航[1]。激光雷达、HUAWEI MagLinkTM魔吸车载接口等全新硬件上车,合感知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空间音频等技术的突破,使问界M5智驾版成为真正的智能天花板。 首次搭载HUAWEI ADS 2.0,有图无图都能开 AITO问界M5智驾版是首个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配备1个顶置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叠加全新天线技术带来信号翻倍,率先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带来无限接近于L3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预计在今年Q2将无图商用高阶智能驾驶方案[2]推广到全国15城,Q4推广到45城。 AITO问界M5智驾版在融合BEV(Bird Eye View鸟瞰图)感知能力基础上,业界首创GOD网络,可以识别通用障碍物白名单外的异形物体;结合道路拓扑推理网络,有图无图都能开,让车辆看得到、看得懂、更能开得好。 人驾更安全,智驾更舒心,泊车更省心 AITO问界M5智驾版让人驾更安全。车能及目之不所及,无惧隧道进出明暗变化与夜间强光眩光,精准识别行人、车辆和其他异形障碍物。在城区路况下,问界M5智驾版能主动避让各种占道车辆,有效应对“开门杀”、“鬼探头”等场景,即使在夜间强眩光行人“鬼探头”等场景下,最高刹停时速都能达到50km/h。 AITO问界M5智驾版让智驾更轻松。高速场景下,跨城也不再疲劳,问界M5智驾版可自主汇入汇出高速匝道,成功率高达98.86%,且长距离领航MPI(Miles Per Intervention平均接管里程)高达114km,可靠程度堪比“老司机”。 AITO问界M5智驾版让泊车更省心。首度搭载的记忆泊车,使车辆能在车库环境自主学习并3D立体建模,固定停车位一次泊入后,后续将自动规划路线泊入。得益于华为自研泊车规控算法,问界M5智驾版能处理包括断头路泊入/泊出、自动整车泊出、低速自动找车位、代客泊车辅助等超过160种泊车场景,车位识别率高达96%,泊入成功率95%。智能泊车辅助,真正实现停车位可见即可泊。 鸿蒙座舱再升级,实现“移动的全屋智能” AITO问界M5智驾版搭载了HarmonyOS 3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天花板”再升级,将汽车的智能化提升到新高度。问界M5智驾版车内智能感知更进一步,让车适应人,实现座椅位置、HUD高度、后视镜位置等全方位自动调节。 多项全新软硬件技术的上车,也让问界M5智驾版实现了“移动的全屋智能”:空间音频技术的首次上车,结合19单元专业级音响,让用户如同亲临国家大剧院演出现场;后排HUAWEI MagLinkTM魔吸车载接口,即挂即连实现多设备联动,如控制后排平板上孩子观看的内容、前后排组队游戏、双屏接入会议等,让问界M5智驾版轻松成为用户的专属书房、游戏厅或会议室。HarmonyOS 3也使车机与手机得以进一步融合:PC车机互联功能,让车内临时办公更高效;手机应用内地址导航流转功能,手机一碰即可车机导航。 超长续航,超凡驾控体验 AITO问界M5智驾版拥有隐藏式门把手、赛车级侧围导流进气口和尖尾雨燕式扰流尾翼,带来了更优异的气动设计,使整车风阻降低11%,将综合续航提升14.7%至1425km[3]。 在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平台赋能下,问界M5智驾版拥有媲美超级跑车的4.4秒百公里加速性能。在华为DATS系统、全铝合金底盘、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加持下,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操控性能体验。新增20英寸双五幅运动轮毂,配备红色刹车卡钳,标志性贯穿式鹰翼尾灯与LOGO尾灯字标,具有极高辨识度。 此外,问界M5智驾版后排腿部空间优化至870mm,让乘客久坐不累。后备厢容积369L,后排放倒后可扩充至776L,配合3500W反向充电,野外露营一周后依然支持超过800km的续航,轻松满足出游需求。 AITO问界M5智驾版官方指导价为:问界M5后驱智驾版27.98万元、问界M5四驱智驾版29.98万元、问界M5纯电智驾后驱版28.98万元和问界M5纯电智驾四驱版30.98万元。 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软件包的标配功能已涵盖高速LCC(Lane Centering Control车道巡航辅助)、城区LCC、高速NCA(Navigation-based Cruise Assist智驾领航辅助)等19项功能;选配高阶包还包括城区NCA、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 代客泊车辅助)及城区LCC增强三项功能,一次性购买售价36000元,包年订阅价7200元,包月订阅价720元。预售期(2023年4月17日到6月30日)能享受定金膨胀、选装基金赠送以及6个月HUAWEI ADS 2.0高阶包赠送等首销权益;本品多车型置换还能享受额外的1万元置换补贴。 本次发布会,同样亮相的还有全景智慧旗舰SUV—— AITO问界M9,在问界系列“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理念上,带来了全新的家族化设计。作为全尺寸旗舰SUV,问界M9拥有媲美MPV级的舒适乘坐空间,并提供3-6座的百变乘坐空间,全新打造的D级豪华SUV平台,全铝合金底盘以及全系标配空气弹簧及CDC减震系统,带来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问界M9作为华为深度赋能的旗舰产品,华为智能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全量上车,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双“天花板”的基础上,包括华为百万像素智慧大灯、HUAWEI AR-HUD、AI大模型、传感联邦等黑科技均悉数上车,带来极致的全场景的智能体验。 AITO问界M9增程版及纯电版将于2023年4月17日开启预订,预计售价区间为50-60万元。消费者可通过华为商城预订,享受预订对应权益,并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
2023-04-17 李锋
11539 0 -
探享无界的美好生活方式 全新一代揽月携手用户共创上市
微信图片_20230413172814 新揽月,心境界。4月16日,黄山途居露营地,随着一场以《揽月和他的朋友们》为主题的两周年粉丝派对暨全新一代揽月上市发布会黄山站的活动举办,“礼宾级大七座SUV”全新一代揽月以30+项满阶升级的十足诚意,在众多星途忠实粉、揽月老车主和媒体伙伴的欢呼声中C位闪耀上市。 春和日丽,阳光灿烂。 一段优美的柔情伞舞开场,拉开了本次发布会的序幕,让到场嘉宾感受浓浓春日韵味。 (星途华中大区 大区总监 许少伟) 发布会上,星途华中大区 大区总监 许少伟先生进行了精彩的致辞,他说,“星途是奇瑞集团品牌金字塔的塔尖,是奇瑞面对未来布局的全球化高端战略品牌,必须责无旁贷地引领起奇瑞技术突破、品牌向上的使命”。背靠“巨人肩膀”的全新一代揽月,承载着奇瑞最好的技术、最新的用户理念和最高的造车生态链。正是这样一款明星新车,自3月18日预售以来,人气值高速攀升,预售订单超过2000台。在当今消费升级与增换购比例上升的市场环境下,亮眼的预售成绩也充分印证了全新一代揽月真金不怕火炼的旗舰实力,为日后热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全新一代揽月亮相仪式) 星途秉承着“用户共创”的原则,本次全新一代揽月上市发布会黄山站,邀请到了星途黄山车友会车主代表以及我们的媒体代表共同揭幕,去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 (星途揽月 产品总监 葛长青) 活动现场,星途揽月产品总监葛长青,为到场的星途忠实粉丝以及媒体朋友们,细致地讲述了全新一代揽月的产品点。其中,葛总对全新一代揽月的开发理念作了生动的阐述,“我们希望全新一代揽月能成为用户移动出行的家,以家为原点,不断拓展探享生活的边界。以舒适的家、安全的家、智慧的家,实现以科技定义豪华”。 为达成这一目标,在全新一代揽月研发的过程中,工程师充分吸收了上百条车主的优质意见和建议,针对过去用车痛点问题进行30+项迭代升级,只为打造出一款“更懂用户所想、更宠用户所需”的高品质探享座驾。 接下来的新车价格及权益公布更是让现场氛围,直接拉满。新车共推出探享版(5座)、星耀(7座)、星耀四驱(7座)、星睿两驱(6座)、星睿四驱(7座)、星尊四驱(6/7座)六款配置版型,官方指导价为18.99万元-23.39万元,基本维持原有价格区间,真正做到了“增配不加价、超值再升值”。得益于此次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全新一代揽月将以破竹之势成为大七座SUV豪华旗舰领军之选,树立全新价值标杆典范。更惊喜的是,在高价值购买力基础上,此次上市的星途揽月也用户带来了6重客户权益,切实做到了“懂用户所想,宠用户所需”: ① 置换礼:至高补贴10000元(本品10000元,非本品8000元) ② 救援礼:首任车主终身免费道路救援 ③ 金融礼:至高金融贴息10000元(与置换礼叠加) ④ 质保礼:首任车主终身质保 ⑤ 流量礼: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基础流量 ⑥ 保养礼:首任车主3年6次免费基础保养(含首保) (星途揽月 车主代表 王辅强) 用户是星途汽车最好的产品经理,客户的满意是星途汽车永恒的追求。现场也邀请到了揽月车主代表上台分享了他的用车感受。 (FM89.5 安徽音乐广播 蔡飞) 本次全新一代揽月上市发布会黄山站,安徽音乐广播FM89.5 蔡飞,作为媒体代表上台发言,他表示:全新一代揽月不仅在外观上做出了改变,更是由现星途欧洲设计中心负责人Chris Rhoades领衔全球知名汽车设计天团打造豪华内饰。除此之外,揽月搭载的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让揽月能够在路面条件较差的地方也能平稳的行驶。 本次上市发布会,场地不仅设置在黄山脚下,有着广阔草坪的露营营地,更是给客户提供了美味的自助烧烤,与用户同乐,让客户在享受山间夜色的同时,品尝烧烤带来的美味。同时,星途还为4月过生日的客户准备了惊喜生日庆祝仪式。 不止于此,现场还有声势浩大的篝火晚会及大型烟花秀,让来宾在歌声中载歌载舞,和揽月一起享受春天晚风的吹拂,感受此刻的欢乐。 写在最后: 让用户参与造车、把定义好车的权利交给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全新一代揽月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好伙伴,一种探享无界的美好生活方式,满足了他们对于自我精神和价值的品质追求。
2023-04-17 李锋
12051 0 -
+1元即享全系升级配置,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 2023款惊喜上市
上海车展在即,东风雪铁龙提前为客户送出惊喜。4月17日,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 2023款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43,701-186,701元。基于遵循“一口价”政策、一年保价的承诺,凡尔赛C5 X 2023款在原指导价+1元的基础上,实现入门更豪华,全系大升级。 继C6掀起车界热潮后,东风雪铁龙倾听广大凡尔赛C5 X客户对价格优惠和产品升级的呼声,为满足客户期待,凡尔赛C5 X 2023款将以全系配置大放送,以及包括5年10次保养在内的6重非凡礼遇,让客户真正体会到+1元的物超所值。 全系配置大放送,+1元即享至高+6000元的高价值感 为践行全价值链向“以客户为中心”深度转型,凡尔赛C5 X 2023款采纳客户的建议、意见与共创,将每一级别车型的增配与升级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给予用户“入门更豪华”的舒适体验。此外,耀不凡增配欧洲版装饰套件,进一步提升凡尔赛C5 X 2023款的旅行车属性;而IVI车机软件升级到最新20.93版本,也为广大客户带来更流畅、更稳定的科技体验。 全系新增标配前门双层夹胶静音玻璃。响应客户对舒适驾乘更高的诉求,凡尔赛C5 X 2023款全系新增标配前门双层夹胶静音玻璃,在各种典型工况下皆能有效降低高频噪音1至4分贝,让驾乘者免受噪声干扰,带来更舒适、更静谧的驾乘体验。 享不凡增配后超声波雷达。为满足客户对安全、便利配置,以及入门更豪华的用车需求,凡尔赛C5 X 2023款享不凡增配后超声波雷达,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监测障碍物的距离与方位并发出警报提醒车主,避免车辆受到碰撞,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势不凡增配360 ° 全景泊车影像、前超声波雷达、带脚部感应开闭电动尾门。应广大新手驾乘者的呼吁,本次凡尔赛C5 X 2023款势不凡增配360 ° 全景泊车影像,配合超声波雷达可将实时影像呈现在12.3英寸中控屏上,告别视线盲点,有效减少划痕、碰撞等事故;带脚部感应开闭的电动尾门,具备钥匙遥控、尾门按键、车内按键、脚部感应共四种解锁开闭方式,让取物更快捷、更方便。 领不凡增配深色Claudia真皮座椅、前排通风(吸入式)座椅、10扬声器HIFI音响系统。考虑到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驾乘生活,车辆品质已成为众多车主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领不凡增配采用源自澳洲新西兰头层黄牛皮的Claudia打孔真皮座椅,集精湛原料、工艺与设计于一身,触感柔软,久用不皱,加上前排座椅通风功能,有效改善人体与座椅皮面接触部分的空气流通,天热时乘坐更舒适。 由法国的Citroën HIFI工程师团队根据消费者喜好进行一系列技术调校升级的升级10扬声器HIFI音响系统,让音质表现极为真实细腻,带给用户全方位声场沉浸式的音效,将成为追求品质出行的年轻一族的至爱之选。 耀不凡增配欧洲版装饰套件。作为一辆全球销的热门车型,其海外配置成为部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凡尔赛C5 X 2023款耀不凡增配欧洲版装饰套件,包含行李箱卷帘、行李箱地板带导轨、行李箱门槛不锈钢装饰件,硬度更高、更耐磨;后排座椅一键放倒手柄,让后备厢的装载空间更具实用性和便利性;加上行李箱12V电源,4门迎宾踏板,兼顾实用便利的同时,进一步升级了凡尔赛C5 X的旅行车属性,让客户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候开着凡尔赛C5 X款,去探寻“更+凡尔赛”的生活。 此外,凡尔赛C5 X 2023款还迎来科技升级,采用骁龙™820A汽车平台,并将IVI车机软件升级到最新20.93版本,让车机体验更加流畅稳定,打造“车机即手机”的智能体验,还支持自定义个性桌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和习惯需求。 全系配置升级不尽兴?6重非凡礼遇覆盖整个用车周期 不止于诚意满满的价格与物超所值的配置,东风雪铁龙为客户推出了凡尔赛C5 X 2023款六重非凡购车权益。即日起通过东风雪铁龙超级APP和 “东风雪铁龙 因你不同”小程序一键下定,即享非凡信贷礼、非凡增换购礼、非凡质保礼、非凡保值礼、非凡旅行礼,涵盖2年免息,5年10次免费保养(5月31日前下定并成功购车客户)等超值权益,从购车到用车,每一步都带来“更+凡尔赛”的体验。 凭借全球旗舰车型的非凡实力,凡尔赛C5 X接连斩获中国年度十佳汽车、中国十佳车身、年度跨界合资车、C-NCAP“五星”安全评级、“领跑者”一级水平、五星驾乘品质之星、最佳大型汽车等荣誉,吸引了国内、国际追求品质的忠实客户拥趸。“成都造,全球销”,2022年凡尔赛C5 X在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的销量达18096辆,全球品质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作为雪铁龙的全新旗舰车型,凡尔赛C5 X上市之初就做到了入门车型即享12项主流B级车中高配才有的配置,加上领先同级的PHC自适应液压稳定技术、3D彩色eHUD抬头显示等配置,可谓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此次凡尔赛C5 X 2023款惊喜上市,正是东风雪铁龙又一次对“以客户为中心”品牌理念的深度诠释,以及倾听客户意见和建议,持续与客户共创更优秀产品的有力佐证。 4月18日,凡尔赛C5 X 2023款将在上海国际车展7.2号馆7B08展台首发亮相。东风雪铁龙邀您前往打卡,并在东风雪铁龙&COSTA咖啡联名款凡尔赛拿铁的醇香中,一起开启“更+凡尔赛”法式生活新体验。
2023-04-17 李锋
13861 0 -
iCAR品牌之夜:引领场景智能 愉悦用户出行
4月16日,以“Hi iCAR”为主题的iCAR品牌之夜盛大举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iCAR CEO鲍思语,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高新华以及宁德时代、腾讯、京东、阿里云智能、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博世智驾、高通等互联网巨头、顶尖科技企业与全国头部经销商集团共襄盛举。 现场iCAR两款新品iCAR GT 与 iCAR 03全球首发亮相,更有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平台、i-VA 生态首发,同时奇瑞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电池品牌ENER-Q重磅发布。iCAR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创新赋能产品,满足年轻用户多元智慧出行需求。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回忆道,早在20年前,奇瑞集团便坚定“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持续自主创新,为用户创造价值并不断前行。iCAR作为集团“传承和进化”的排头兵,面向新世代年轻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破业态界限,开启场景智能电动汽车新未来,为更加智能科技的生活方式贡献“奇瑞智慧”。 秉持谋新求变 引领场景智能新纪元 iCAR以亮剑之势入局,无疑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iCAR CEO鲍思语对品牌进行了深度解读,iCAR全面拥抱自主、自创、自由的追新年轻人,旨在为年轻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出行生活保驾护航。 iCAR logo也彰显了品牌对年轻用户的精准洞察,其创造性的七巧板元素,代表着iCAR品牌七大核心能力:责任力、创新力、驱动力、想象力、吸引力、亲和力、生命力。 新科技驱动新产品,双门轿跑iCAR GT采用无极光弧设计语言,整体设计风格炫酷拉风,采用“无极光弧”设计语言,极致简约、科技爆棚。未来,iCAR旗下6款新产品将实现ARV、SD、SUV、MPV多品类覆盖,力争做智能电动乘用车的普及者,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开创多元拓展 引领智能出行新科技 iCAR以科技引领场景智能驾乘体验。iCAR CTO单红艳发布了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和i-VA 生态,该架构将拓展产品更加多元化可能并通过i-VA 生态精耕智能车控,聚焦无感链接。当晚,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iCAR和宁德时代、腾讯、京东、阿里云智能、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博世智驾、高通等科技头部企业缔结生态共建者联盟。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电池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共同宣布:奇瑞与宁德时代联合打造全新电池品牌ENER-Q。该品牌将覆盖全动力类型、全材料体系的全应用场景,具备高适配性、高安全性和品价比,同时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 践行用户需求 创领美好出行新生活 以用户需求为驱动,贯彻落实用户思维,iCAR 03应运而生。酷炫的iCAR 03为追新年轻人而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定义新能源时代的全路况出行,为追新年轻人打造“5+2”生活全场景,满足用户驾乘多元需求。 iCAR COO王磊表示:为实现品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 iCAR全方位守候用户车生活,成就用户品牌MY iCAR,保障全场景用户关系陪伴,洞察用户个性化需求;建立iCAR全心服务管家,解决用户多种难题。作为iCAR OS人格化身的i-VA将为用户带来全时数字车生活,将全生命周期价值温情陪伴用户。 活动现场,iCAR与广汇汽车服务集团、东创建国集团、厦门信达国贸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泰汽车集团、江苏天泓汽车集团、安徽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河南威佳汽车贸易集团、欧龙汽车贸易集团及绿地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百强及头部经销商共建渠道联盟,旨在全域智慧新零售渠道下保障用车全周期优质服务体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起点决定高度。iCAR以场景智能为源,秉持着科技、未来、绿色、生态的愿景,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相信未来,iCAR会为追新年轻人打造更多爆品,伴随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持续向新!
2023-04-17 李锋
14850 0 -
16.98万起售 与一汽丰田bZ3一起“量产幸福”
纯电出行,已经变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论是对品质的坚守,还是对创新的追求,车企最终要做的是把用户向往的纯电生活真正落地。究竟什么样的纯电车才能担此重任?一汽丰田bZ3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4月16日,Hi,电动时代生活家 一汽丰田bZ3上市发布会在上海成功举行。发布会上,一汽丰田bZ3共发布三个版本:精英PRO版 16.98万元、长续航PRO版 18.98万元、长续航Premium版 19.98万元。同时,在2023年4月16日-7月31日期间完成购车的用户,可享15000元限定权益,以及“购车0负担”、“换车0压力”、“用车0忧虑”、“行车0烦恼”多重购车礼遇。 在此基础上,一汽丰田bZ3还带来了五大选装方案,供用户随心选择,打造更具个性的专属座驾。 截止4月16日,一汽丰田bZ3订单量已达到5000台,热销势头只增不减。上市会当天,来自一汽丰田全国五大区的bZ专员,向5组新车主的幸福家庭完成交车,这也代表着bZ3自今日起向全国广大用户正式开启交付。 此次,一汽丰田bZ3发布会共分为“传承”、“变革”、“用户”三个篇章,bZ3的AI智能伙伴“小扉”作为主持人,带领观众探索了bZ3的诞生地,并融入了一汽丰田车主的生活点滴,见证了丰田品质的传承与革新。 传承 · 从“见证你成长”到“想陪你成长” 从第一辆威驰下线、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上市,到卡罗拉、亚洲龙、RAV4荣放等多款人气车型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热销代表,一汽丰田历经20载,和1000多万个家庭携手走过无数难忘的时光。 在传承篇环节,一家三代一汽丰田车主的故事,诠释了同一个主题:对一汽丰田的信赖和稳稳的幸福。故事主角代表着同一群人,他们以不断积蓄的个人实力,稳中求进,持续向前,以期在自己可控的边界之内,寻求成就更好的可能,实现心之向往的自由生活状态。他们代表的是每一位车主对一汽丰田的信任与期待,也将bZ3“合家欢”的设计理念诠释的淋漓尽致。 一路相陪,默默守护,随时响应,这是bZ3对于丰田一贯品质的传承,也是对未来新车主许下的承诺。在“小扉”的引领下,观众深度了解了bZ3的诞生地——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正所谓:没有一日成名,唯有百炼成钢。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在生产制造层面,坚持QDR(高品质、高可靠性、高耐久度)标准打造纯正丰田产品,而bZ3正是在这样精益制造的生产体系下“炼”成的,在电动化时代继续给用户可靠、安心的陪伴。 变革 · 在电动时代继续“量产幸福” 此次,一汽丰田bZ3的总设计师加藤武郎特意从日本带领他的设计团队来到了现场,为大家深度解读了新车在e-TNGA架构、纯电品质、先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在驾驶乐趣上,得益于e-TNGA架构低重⼼、高刚性的特点以及55:45优良的前后重量分配,bZ3能够有效减少车身左右摇摆和前后晃动,在转弯时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操控。在城市的颠簸路面,bZ3通过抑制⻋辆的⽆⽤动作,减少乘员身体和头部的移动,为用户打造“舒适时刻”。 同时,bZ3拥有2880mm的长轴距,打造出宽敞车内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稳定行驶。不仅如此,bZ3顺畅的加速、减速与生俱来,为驾驶者带来振奋的驾控体验。bZ3就是这样一款兼具行驶乐趣、顺畅性,以及舒适感的“新体验BEV”车型。 对电动⻋⽤户来说,续航⾥程往往是他们关注的重点。bZ3采⽤高效率扁线电机,以及低粘度的减速器润滑油,比普通润滑油粘度降低约50%,降低了能量损失。同时,bZ3拥有低至0.218的超低风阻。基于此,bZ3实现了更低的能耗,百公里电耗低至11度,领先于同级别车型。其次,bZ3还为用户打造了更安心的操控,在120km/h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将车身整体下压力增加30%,提高了操控的稳定性。此外,bZ3还实现了更长的续航, 结合超低滚阻轮胎,减小了整车22%的阻力,使车辆拥有高达616km的续航⾥程(CLTC工况)。 在电池安全方面,bZ3秉承丰田QDR标准,采用了针刺实验不冒烟、不起火,具备卓越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并将冷却器设计在电池单元下⽅,⼤⼤降低了因冷却液漏液和冷凝水造成短路的可能性。另外,bZ3电池采用专⽤的⾼电阻冷却液LLC,绝缘性能比普通冷却液高约50倍,⼤幅降低短路起⽕的可能性。此外,通过电池管理器、充配电总成、电机控制器三重电压监测,⼤幅降低因电压传感器故障等引起的过度充电故障的发⽣率。动⼒系统在通信线路的动力网络中追加了本地网络,不会发⽣⻋辆停驶的状况。 在快充方面,bZ3仅需27分钟就能完成30%-80%的快速充电,即使是在-10℃的低温环境下,这⼀数据也仅仅是47分钟。此外,bZ3还配备了3300W的外部供电功能,可以满足所有220V家用电器使用,保证安全、安⼼的同时,还实现了极强的实⽤性,bZ3可谓满载诚意⽽来。 在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今天,bZ3采用了丰田有史以来最大的12.8英寸悬浮多媒体导航系统,采用纵向设计,更符合用户竖屏手机使用习惯,同时为后排乘员提供了良好的观看视野。成长型AI智能伙伴“小扉”, 在陪伴用户的过程中会逐渐成长,与用户更合拍。 同时,“小扉”还能支持普通话、粤语、四川话识别,并支持多种场景下的无需唤醒及120秒连续指令和自然语音输入,加强车辆与用户的情感连接,带来更“有温度”的智能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还有一位神秘嘉宾来到了发布会现场,并在bZ3完成快充的那一刻,揭开了神秘面纱。 他,就是AI智能体验官林家川。在进入bZ3的那一刻,林家川便与“小扉”进行深度互动,开启“狂飙”模式。在交互的过程中,“小扉”精准识别并执行了林家川下达的每个指令,展现了bZ3超高的智能化水准。 用户 · 与bZ3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在发布会尾声,童声合唱团与5组家庭、bZ专员、现场媒体共同合唱了《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修惠、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清水卓治、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虎、一汽丰田bZ3总设计师加藤武郎和他的设计师团队牵着小朋友的手一同上台,在“合家欢”的温馨氛围中,为整场发布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伴随着新车价格与政策的发布,每一个即将与bZ3携手前行的伙伴,露出的都是喜悦的笑脸,在这份笑容背后,是对丰田品质的信赖,是对幸福生活的寄托,这是一汽丰田的财富,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依托超越期待的产品实力和诚意满满的权益,一汽丰田bZ3不仅夯实了其在纯电轿车市场的标杆地位,也进一步彰显了一汽丰田敞开胸怀拥抱新能源的实力和信心。打造更成熟、可靠的电动出行,确保用户拥有更加美好的旅程,是一汽丰田作为行业主力军对用户做出的郑重承诺。 矢志不渝的“量产幸福”初心,就是与所有人,与所有家庭一起创造开心愉悦的出行时光。继上市发布之后,一汽丰田bZ3还将在上海车展的舞台上,为更多人展现纯电国民家轿的风采。一汽丰田bZ3想用户所想,爱用户所爱,在未来将与更多伙伴携手,共创美好纯电生活。
2023-04-17 李锋
13155 0 -
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新范本 红旗品牌将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将于4月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全球唯一涵盖整车、汽车供应链和汽车科技企业的国际A级车展,其将成为世界汽车品牌展示创新发展成果的舞台。 本届上海车展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将深度探寻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实施路径,聚焦呈现打造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发展成果,共吸引了千余家企业参展,预计将有百余款新车在此进行全球首发。其中我们观察到,红旗品牌今年的参展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充,展台面积为3000平方米,集典雅与科技为一体,展台的每个分区都呈现出独特的魅力。预计展示15款车型,以及2项技术展品,其中多款车型为首发亮相,将为用户呈现一场汽车艺术的巅峰盛宴。 加速攻关核心技术,持续完善产品布局,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已逐渐成为公众对红旗品牌的印象标签。据悉,本次上海车展,红旗品牌将正式发布全新红旗L5,传承经典更焕然新生,充分展现顶级的设计、工艺与技术的完美融;在新能源领域,红旗品牌带来了“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下的电动平台HME和智能平台HIS,同时,红旗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红旗E001和E202也将与公众首次见面,相信会携手为用户带来前沿科技与美妙出行的至臻感受。此外,今年3月26日开启预售的B+级豪华风尚轿车红旗H6将官宣上市,以潮流风尚满足年轻用户对时尚出行生活的追求。 【红旗E001】 今年以来,红旗品牌相继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新能源品牌技术等核心信息。战略层面,红旗品牌以“All in”新能源的姿态,全域推动电动化转型;技术层面,以“一架构三平台”即超级架构FMEs,电动平台HME、混动平台HMP、智能平台HIS为核心,持续加强自主技术突破,实现科技赋能;产品层面,在未来三年中,红旗新能源将高频、密集推出15款新能源智能产品,分别覆盖A、B、C、D级轿车、SUV及MPV全部细分市场,为更多消费者构建“美妙出行、美丽体验、美好生活”。 【FMEs “旗帜”超级架构】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2023年的红旗品牌正昂首阔步,砥砺奋进。本次上海车展,相信红旗品牌将凭借全新的产品、前沿的技术为公众带来全新的惊喜,彰显出民族汽车品牌的傲然风采。 4月18日,相约魔都上海,相遇国家会展中心 5.1号馆“红旗”展台,邀你共赴一场汽车盛会。
2023-04-17 李锋
14222 0 -
大运新能源亮相广交会
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4月15日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广交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线下展企业3.5万家,线上展企业达到4万家,共有来自全球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 作为都市代步首选的大运新能源汽车,旗下潮玩纯电越野小钢炮——大运悦虎以及贴心出行首选大七座智能MPV——远志M1,亮相广交会现场,并获得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革,汽车行业正迎来机遇和挑战,大运汽车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指引,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战略着力点,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布局。同时,大运新能源还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乘用车涵盖SUV、MPV、轿车三大领域,不断提供高智能、高性能、超舒适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 4月15日—4月19日,让我们一起相约在广州琶洲岛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D区,20.2H 33-36,20.2I 13-16展位,恭候您的来临。
2023-04-17 李锋
10977 0
-
长安汽车上海车展坚定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4月18日,全球瞩目的2023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拉开帷幕,长安汽车全系新能源产品强势集结,创新前沿技术悉数亮相。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重磅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强势按下长安汽车出海“快进键”,长安汽车正在全速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四大主线”有力支撑,出海战略稳中求进 此次上海车展长安展台,围绕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和长安创新设计标签以及新发布的“海纳百川”计划四大主线展开。在新能源技术展区,高比能半固态电池、原力超级电驱、原力增程器、长安智慧芯等展品“原”气满满;在智能化展区,CD701原型车、SDA数字智慧空间、SDA.ZoneCC环网中央计算架构等“智慧闪耀”;在设计理念展示区,VIIA概念车“颜值爆表”;更有第三代CS75 PLUS智电iDD、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深蓝S7、深蓝SL03等全域来“电”。全方位展现出长安汽车强大的技术储备与产品能力,向海内外客户传递出坚定转型、加速出海的底气和实力。 从2017年发布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到2018年发布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再到2022年发布“纵横万象”设计理念,长安汽车已经发展为拥有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掌握300余项智能低碳核心技术,引领汽车行业设计潮流的头部车企。 此次上海车展,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的重磅发布,表明长安汽车已经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技术储备、体系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标志着长安汽车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彰显出长安汽车布局全球发展的动能与信心。 发力海外“五大布局”,绘就全球发展蓝图 此次上海车展,长安汽车践行“引领汽车文明 造福人类生活”的使命,坚持“长期主义、绿色低碳、本地运营、发展共赢”的原则,坚定不移向“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宏伟目标迈进。在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下,着力推进“五大布局”,为长安汽车全球化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 一是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长安汽车将把高品质的智能低碳产品布局全球。到2030年,将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第一,推动“全球产品同步开发+区域差异化开发”相结合,未来,同一款车型,将会有中国版、美洲版、欧洲版等多种版本,实现“一区一策、一国一策”。如南美洲和中东区域,仍将以传统汽车为主,欧洲和东盟区域将主推新能源车型,在南美洲、东盟、澳新等区域投放皮卡;第二,致力于打造“全球经典车型”,到2030年,力争打造2款全球销量突破50万辆级的产品。打造不少于2款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级的产品;第三,海外布局超过50万辆的产能。泰国基地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将增加至20万辆。还将适时在欧洲、美洲等地布局制造基地,完善产能规划。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布局,海外市场将以长安品牌为主,持续打造智能、低碳、设计等品牌标签,并持续强化企业品牌与产品推广的联动,加强深蓝品牌、阿维塔品牌海外建设。同时,加大海外市场广宣资源投入,联动合作伙伴参与全球大型品牌活动,提升长安汽车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在海外市场构建20余个本地化营销组织,海外网点数量突破3000家。并将积极探索效率高、成本低、用户体验好的直通直联新营销模式。 四是加快完善市场布局,将加快布局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亚太、独联体五大区域市场。2030年之前,将进入全球90%以上的市场。2024年,长安汽车将完成东盟和欧洲两大重点区域市场的进入。还将在泰国投入40亿元,布局全球“右舵生产基地”,覆盖澳新、英国、南非等全球右舵产品市场。我们将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布局。到2030年,长安汽车在欧洲市场销量将突破30万辆。 五是加强组织、人才布局,加强组织建设,基于市场布局,长安汽车将成立东南亚事业部,欧洲区域总部,还将适时在美洲、非洲等区域建立区域总部。同时,加强人才引培,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国际化人才,加大海外各区域本地化人才聘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发布会上表示: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立足中国蓄势跃迁,开启出海关键年 在中国品牌蓄势发展的关键期,面对机遇和挑战,长安汽车取得了丰硕成果。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3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20.9万辆,环比增长28%,成为中国品牌3月销量冠军。 近年来,长安品牌汽车销量逐年大幅提升。2022年,产销突破187.5万辆,同比提升6.8%,占集团销量80%。预计2023年长安品牌汽车销量将突破200万辆。同时长安品牌汽车市占率逐年提升,已从2019年的5.17%上升到2022年的6.98%,今年一季度市占率占全行业的8.54%。经营质量持续向好,其中长安品牌利润占比达85%,成为新的盈利支柱。企业已由规模增长向“规模+效益+价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不仅如此,长安汽车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研发水平名列前茅。构建起“六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建设有16个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拥有全球30个国籍的工程技术团队1.7万余人。2022年新增申请专利4910件,其中发明专利3548件,同比增长195%,2022年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专利公开量排名第一。研发能力十二年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名列行业第一。快速开发智能、新能源等新产品,近3年一共投放40款新品。 近年来,长安汽车品牌布局不断优化,品牌价值向新向上。长安汽车推出深蓝、阿维塔电动车品牌,与长安品牌一起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品牌架构。长安乘用车产品均价逐年递增,近五年共提升22.9%,其中阿维塔产品售价已突破40万元,深蓝SL03已成20万级新能源产品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客户体验的提升,作为长安最重要的战略,客户服务“一号工程”正在推动长安汽车从产品致胜向“产品+服务”并重发展。长安连续两年获得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中国品牌第一,连续两年获得中消协、中质协满意度评价中国品牌第一。 在坚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道路上,长安汽车步伐稳健、战略清晰。立足中国蓄势跃迁,锚定全球开启新篇。在国产汽车出海的重要关口,恰逢其时地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以国内良好势头牵引海外市场,以全球化布局谋划未来发展。 上海车展秀出“全电”实力,“科技长安”共擎未来出行 此次上海车展,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赋能下,长安汽车最新产品与创新技术悉数亮相,智电iDD 家族的第三代CS75 PLUS智电iDD、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欧尚Z6智电iDD四大明星车型“成团”集结,深蓝S7、深蓝SL03双子星产品矩阵联袂登场,以及长安Lumin、览拓者EV等全系电动电气化产品倾力出击,令长安展台人头攒动,备受关注。 此外,展台上还有两款闪耀夺目的概念车。其中,概念车VIIA通过长安全新设计语言“纵横万象”,释放来自未来座驾的纵之力,为用户打造最为独特的五感沉浸式体感,构建可变化且具有开放性的自由空间。另一款是基于SDA架构打造的长安CD701原型车,全面由仿生设计向纯数字设计升级,外观设计上是兼具SUV的大气强壮感和皮卡的越野炫酷元素的“全新物种”,在内饰设计上是带来全新“五感”体验的“移动家居”,集中展现了长安汽车未来智能与美学的前行方向。 发布会现场,朱华荣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感谢,同时也重申了长安汽车总体发展目标:到2030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400万辆,海外销售120万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表达了对全球化发展的决心与期许。未来,长安汽车会继续保持开放合作、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态度,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前行,不仅把时尚、智能、绿色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全球的消费者,更要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长安汽车新的更大贡献。
2023-04-18 李锋
10961 0 -
售价11.99万起 北京新X7焕新而来 展露爆款潜质
4月16日,一个创意十足的短视频刷爆汽车圈。视频中贾冰倾情助阵,以独特幽默的方式完美演绎了北京新X7的进阶亮点,让人直呼上头。不由感慨,“大舒”座驾果然很拽,真会玩儿! 据悉,基于对都市家庭生活出行需求的洞察,北京新X7通过在核心领域升维,焕新上市,旨在成为最懂都市家庭生活的“大舒”座驾。新车共推出三款版型,其中,优享+售价11.99万元、超享+售价12.99万元、尊享+售价13.99万元。 产品各项升级,享受大大大舒适 凭借不俗的产品力,北京X7一直有着不错的市场口碑。带着对家庭用户需求更深刻的理解,北京新X7焕新而来,从舒享移动大空间、悦享潮范大气场、劲享魔核大动能、畅享未来大智慧四大领域全方位升级,真正满足都市用户的用车诉求和出行需求。 在舒适空间上,新车将空间表现再度升级。车身长度在原基础上增加了40mm,达到4745mm,轴距高达到2800mm,带来高人一筹的座舱体验。同时,新车通过超大容量的后备箱以及全车28处储物空间,具备顶尖的装载能力。 细节之处必有惊喜,北京新X7新增女王副驾,支持最大50度腿拖功能,辅以按摩、腰托,营造出头等舱般的乘坐体验,带给家庭女主人体贴入微的享受。新车还拥有前后排座椅四位八点按摩系统,乘客一键解锁SPA按摩,缓解出行路上的疲惫。值得一提的是,坐在后排就能掌控“全局”,第二排控制区域可实现操作影音娱乐系统控制、座椅按摩/通风/加热等功能,妥妥的“老板位”。 在外观造型上,北京新X7同样气场不凡,让用户的每一次出行都成为焦点。新车应用了“大都致美”的设计主题,传承北京故宫的设计之美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赋予了沉稳大气的调性。同时,为了将潮范儿进行到底,新车在关键部分采用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譬如麒麟翼前进气格栅、麒麟眉宇利刃前大灯、麒麟翼尾灯、20英寸的数字飞翼同级最大轮毂等,给人“很上头”的视觉冲击。 在智慧科技上,北京新X7通过前瞻的科技研发实力,直击用户出行痛点,实现了在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上质的飞跃,让用户出行更有趣。其中,在12.3英寸的中控屏下搭载的最新车机系统,首次搭载了火山车娱,并加入了华为海量应用商城、腾讯爱趣听等,出行畅玩不限。此外,车载WIFI、智能语音交互、防盗监控、追踪定位、智能远程车控Pro、FOTA远程在线升级都足以满足智能出行需求。 此外,新车还通过搭载多达21个高精度感知硬件,搭载了包括MOD低速动态物体识别、LDW车道偏离预警、BSD盲区监测预警、IACC全速智能巡航系统、TJA交通拥堵辅助系统、LKA车道保持、TSR限速识别系统、FCW前碰撞预警系统等在内的十余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在动力表现上,北京新X7搭载了中德共同研发的新一代北汽魔核1.5T发动机和DCT 380变速器组成的同级领先双十佳动力,堪称黄金动力组合,能实现138kW的最大功率, 305N·m的峰值扭矩。在VGT增压器技术、Miller循环技术、高滚流比气道、350Bar高压喷射等多项“黑科技”的加持下,北京新X7完美诠释了高效低能,新车的百公里加速只需9.87s,而在WLTC工况下油耗仅为7.66L,既能满足个人的驾控激情,又能轻松应对多种出行场景。 “大舒”车格 与用户共频共振 与此同时,贾冰再度“狂飙”,化身“大舒鉴赏官”为北京新X7倾力助阵,再一次引发都市用户群体的强烈关注。从视频可以看出,多领域进阶的北京新X7演绎多面车格,让都市一家之主们在家庭用车、自驾游、上下班、商务出行等多元化场景下的轻松切换。 北京新X7呈现出的非凡气场,正是对都市一家之主大气、沉稳气场的另一种诠释,聚会自带从容自信的气场;新车舒享空间带来的温暖、包容,如同家人一般可以为身边的人带来无尽的爱意,即便是长途出行也能尽享惬意;还有北京新X7带来的魔核动能,让用户时刻焕发活力姿态,快乐驰骋。北京新X7以不拘一格的态度匹配都市用户出行特色,以多面车格满足不同出行场景,扫除人们的出行烦恼。 诚意十足的福利,助力零压力购车 完成四大进阶的产品跃升后,北京新X7以11.99万-13.99万的诚意价格惊艳全场,并携手北京汽车推出了多重购车福利,宠粉无上限。 其中,首付7元开回家,5年享0息,能让用户轻松实现有车梦;有增购或者换购需求的用户,至高可以享受到7000元补贴,节约了购车的成本,这笔钱省下来足以带全家人来一场自驾游。此外,北京新X7还有终身免费质保和终身免费基础流量,让用户的养车用车没有后顾之忧,如果转介绍给朋友还能同享现金礼遇。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新X7还福利拉满,在5月31日前购车可享7.7元订金抵1777元购车款,77元超低价享3次基础保养,来助力用户开启有车生活,享受“大舒”座驾带来的愉悦出行。 执品牌初心,造鼎力之作。北京汽车在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后,持续向新向上,随着“大舒”座驾北京新X7惊艳上市,新车必将凭借着强大的产品实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领势而上,圈粉更多都市生活用户,成为北京汽车的销量新引擎。
2023-04-18 李锋
10036 0 -
大咖云集浦江畔,共同开启汽车“新航海时代”
如果用“航海”来比喻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那么航海1.0时代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和技术向中国的输出。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质量和价格均明显提升,全球化呈现出“双向奔赴”的新特点,既包含外资企业的本地化,也包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从最初的技术换市场,到目前资本、技术、产业链的全域融合,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已进入“新航海时代”。 2023年4月17日,作为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的同期重要官方活动,“2023新时代汽车国际论坛暨汽车半导体行业峰会”在上海盛大召开。 本届论坛以“新航海时代”为主题,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组委会、央视新闻特别支持,由汽车观察、阿尔特汽车、芯智库承办,并得到了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Koelliker S.P.A. 、芯驰科技等合作伙伴的战略支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以及来自企业和相关机构的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中国电科总监李海鹏,中国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颖,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第一执行副总裁金文辉,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雄狮总经理邬学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上汽国际副总经理汪华,Koelliker S.P.A. CEO Marco Saltalamacchia,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王帆,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宣奇武,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泽,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合创汽车董事、联席总裁杨颖,岚图汽车COO蒋焘,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卢万成,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TO宁贵欣,亿咖通科技副总裁张翌强,神龙汽车公关行政部部长贺勇等倾情参与,共同探讨新航海时代的汽车产业新格局、市场新趋势和发展新机遇。 隆重的大咖阵容吸引了上千名观众现场参会,汽车观察、搜狐汽车、懂车帝、新浪汽车、汽车产经网、车友头条等近40家行业主流媒体现场直播并报道。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航海2.0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技术换市场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和全球汽车产业在已知领域的双向奔赴,以及在未知领域的共同奔赴。所谓的已知领域,指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确定的市场和模式等,在这些领域,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国际化,外资企业也需要进一步本地化。所谓的未知领域,指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变革浪潮正如火如荼,但许多技术路线还不明确,商业模式还不清晰,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能否被消费者认可还有待验证。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产业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际合作持续深化等新特点。但放眼全球,国际上贸易保证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我国汽车产业还存在关键技术仍有短板、支撑保障有待加强、产业布局不够优化等问题,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多。 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正确把握发展形势,加快全产业链转型发展;加强同类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工作协同,形成发展合力;坚持开放原则,深化国际合作。“汽车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唯有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也不应该是区域保护,而应该是重组全球化。”马春生强调。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表示,中国品牌的汽车出口已经进入分水岭阶段。2021年之前,我们汽车海外出口应该是以零星、试探式发展为主,规模在百万以内,而且多依靠低价产品出口,重点瞄准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欠发达地区。2021年以后,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出口量爆发式增长,实现量价齐升和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双重突破。面向未来,预判中国的海外出口持续高增长的势态会有所制约,即将进入以质量为前提的波动增长期。 “全球化发展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必由之路。把握海外出口快速增长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应该洞见其中蕴含的品牌化、高端化、电动化内涵。”王国强强调。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认为,汽车产业发展一百多年来,基本上是基于机械化和人员化的逻辑支撑在构建。进入更现代化的阶段,进入更现代的阶段,智能电动车的出现使得周围一切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成为现代汽车产业体系重要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新的技术逐个突破、新的生产要素加速上车、新的效率和价值提升等三方面。 在王俊看来,智能电动车需要也将必然重塑汽车产业的研发范式、合作方式、资源体系和商业模式。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变革和市场突破将带来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重塑,在窗口期下新的品牌有机会重新争夺市场的定价权,也有机会在认知层面重新分配,这是真正拉开新航海时代序幕的重要动力。 “从2002年我国启动电动汽车专项、拉开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序幕,到2012年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再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风向标。”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演讲中称。 冯兴亚认为,国家在产业技术等方面高瞻远瞩的谋划,并持续保持战略定力,才成就了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世界市场的地位。汽车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汽车产业奋进新征程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人应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不动摇,进一步加大科技与创新的力度,努力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在演讲中预判,我国汽车产业将进入强劲复苏的新时代。第一是汽车产业将呈现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预计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大概50%,混动30%,油车20%左右;第二是汽车产业国际化进入第四次窗口期,自主品牌汽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是逆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将调整汽车产业供应链及零部件产业格局;第四是新能源汽车迎来大发展,促进跨国车企新能源转型重心转向中国。 对于汽车出口,张夕勇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希望政府层面制定5到10年汽车产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中国车企海外的发展战略;其次,建议商务部牵头、企业参与,共同制定海外出口、国际化运营的公共政策、标准、法规等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第三呼吁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不打价格战,不搞全品促销,公平竞争。 中国电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芯片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伦才认为,当前汽车芯片与汽车电子产业链呈现三大特点:第一,芯片供给呈现过度集中状况;第二,中国汽车芯片在材料、装备、设计标准等全产业链上的韧性不强;第三,汽车芯片本土化、就近化供给占比较低。 市场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纷纷入局汽车芯片领域,控制类、电源类、安全类、通讯类芯片初具规模,一些国内汽车芯片企业的出货量已经相当可观,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市场基础。国内汽车的电子基础主要集中在车身电子系统、座舱网联和整车控制系统,在底盘和动力系统、智能驾驶方面则比较薄弱。基于以上,刘伦才表示,抓住汽车新四化和新能源汽车的机会、紧跟行业需求、打造中国本土化稳健供应链势在必行。 Koelliker S.P.A.CEO Marco Saltalamacchia介绍,在意大利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品牌的传统燃油车销量远超过新能源汽车。这主要是因为意大利交通部反对生产电动汽车,完全支持传统燃油车发展。 在Marco看来,中国汽车品牌想要在意大利市场获得成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在欧洲设厂,做一个长期的欧洲发展战略;第二,在欧洲建立产品设计中心,生产符合欧洲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第三,了解欧洲各个国家的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公共事务关系;第四,拥有强大的营销和公关能力。 大咖共启“新航海时代” 近年来,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持续向纵深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的连接也从原来简单的技术换市场,发展到目前资本、技术、人才、产业链的全域融合。在新的形势下,该如何探索新未知、开辟新航路、思考新未来? 论坛现场,40多位参会嘉宾共同启动“汽车新航海时代”,并发表《新航海时代宣言》: 敬畏科技,突破核心,用技术变革让汽车更安全、更低碳、更智能; 探索未知,创新求变,用确定的理念和战略化解市场环境的不确定,用信心战胜风浪; 价值导向,用户至上,为消费者提供更美好出行体验,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链接孤岛,跨界融合,打造开放共荣全新产业链和生态圈,构建汽车命运共同体。 以新航海精神为指引,共赴汽车文明的星辰大海。 这是汽车行业共同的战略目标,也是全体汽车人的心声。 新时代的汽车企业,如何实现技术“引航”? 新汽车时代,全球汽车产业在发生哪些深层变化?技术变革将如何影响产业格局和市场趋势? 车企与供应商的亲密关系变了吗?主机厂和供应商如何协同,来保证自身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以“引航”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在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泽的主持下,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保军、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陈玉东认为,两手准备对整车厂与零部件厂商之间的关系非常有益。作为老牌汽车产业供应商,博世正在积极拥抱竞争、拥抱变革。过去,博世只提供硬件、黑科技,如今,博世不仅可以为主机厂提供芯片,还可以为主机厂提供模组与最终成品。 对于主机厂自研芯片的行为,陈玉东认为:“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做,主机厂不足以支撑关键芯片的制造。当前很多国内供应商制作的芯片都比国际大厂芯片贵,这说明关键芯片的研发成本很高。对于主机厂来说,盈利是第一目的,所以主机厂自研芯片要慎重。” 冯擎峰认为智能化是目前汽车产业变革的共同方向。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带来了零部件厂商与主机厂之间的解耦。主机厂生产的汽车要满足用户需求,用户需求也要成为汽车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实现用户需求,把产品性能做到更好,一方面需要主机厂与供应商开放合作,另一方面,主机厂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迭代、升级用户已经购买的汽车产品,让产品功能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强,这就要求主机厂也具备一定的软件研发能力。冯擎峰认为供应商和主机厂关系最新的变化,就是双方逐步开放软件能力,并相互连接起来。 “整车厂一定要把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吴保军介绍,“目前零跑对于汽车制造分为两个领域,原来汽车制造领域成熟的技术都不做,全部外包;与电子领域相关的技术,都是我们自己做。” 在吴保军看来,当前主机厂自研软件技术,面临的挑战就是成本问题。为了降低软件技术成本,一些不涉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主机厂还是需要与供应商合作,或者与其他新能源主机厂共享技术,这样才能有机会盈利,并最终让消费者获得实惠。 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车规级芯片的需求拉动巨大。张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芯片公司、Tier1和整车厂将会实现从供应关系到共赢关系的转变,这样才能保证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张强表示:“芯片公司、Tier1和整车厂各自的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定位各不相同。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一家主机厂都没有办法覆盖全栈式芯片研发。主机厂在个别的核心高算力芯片上会有研发投入的预期,但全栈式的芯片研发对于主机厂来说,是不可持续的。” 刘宗巍则表示,未来即使是顶级的主机厂也需要借助电池企业的力量,不能像过去主导发动机一样主导电池业务。最理想的状态是,有实力的主机厂掌握电池主要的设计研发能力和部分生产制造能力,其他领域还是要靠供应商支持。 此外,刘宗巍补充道,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软件对汽车全生命周期体验的持续升级,主机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具备三项核心能力:第一,软硬件新架构的设计和定义能力;第二,计算平台的定义和设计能力;第三,涉及汽车安全和对企业有强烈优化作用的供应链,主机厂需要自己掌握。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汽车产业如何“乘风”而上? 随着燃油车反攻、价格战迭起,汽车市场会有哪些新变数?新一轮出海潮如何避免曾经走过的弯路?如何制定新的出海战术打法?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如何平衡发展国内、国际市场? 在以“乘风”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的主持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合创汽车董事、联席总裁杨颖,岚图汽车COO蒋焘,阿尔特(北京)智能汽车性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彬,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卢万成针对以上话题积极探讨。 谈及出口,李学用指出,奇瑞从2001年开始出口,一路走来踩过很多坑,最近几年奇瑞出口量不断爆发,主要与中国品牌的成长有很大关系。对于出海战术,李学用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过产品品质关,要保证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品质过硬;第二,要做长期主义者,要在每一个市场做好品牌布局;第三,要慎重选择渠道。 在李学用看来,立足当下市场环境,车企需要国内、国际市场两手抓,奇瑞期望未来国内、国际市场按5:5的比例更好发展。 杨颖认为,随着智能化、网联化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叠加和赋能,未来的汽车市场将分裂成面向B端市场和C端市场两种类型,二者的占比大约为7:3。B端的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政府智慧城市管理的延展和信息搜集处理的终端,不会呈现出更多个性化需求。C端的汽车则集中于中高端用户,这类用户对自己的价值主张、IP的显性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和诉求。 基于此,杨颖预测,个性化定制和潮改是车企以后竞争C端市场必须给顾客提供的服务和技术能力,缺乏这类服务和技术能力的厂商,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以芯片为代表的核心卡脖子技术如何实现突破?蒋焘认为,芯片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某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供应商,而是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作为用户型科技企业,岚图愿意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 就芯片而言,蒋焘强调,除了硬件之外,充分利用当前芯片算力、减少芯片的冗余也是积极应对“卡脖子”难题的方法之一。例如,岚图自研的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将车内各大功能域集中至一个中央大脑,使软硬适配,最大化释放硬件性能。同时利用云端实现存储、计算、通讯等功能,在相同硬件条件下,获得更强大的驾驶功能。 在刘亚彬看来,现在国内强盛的高科技智能产品不断推出,中国汽车全产业链的产品力明显提升,这是一个能够实现扬帆出海,展现中国创造力的时代窗口。 作为中国汽车技术服务商,阿尔特一直通过组合资源,助力国内的企业走向世界;同时通过技术出海带动供应链,帮助海外的一些企业,共创生态联盟。此外,还致力于造型创意、整车设计、性能集成、软件开发、核心零部件,推出了UEES用户体验软件、VUEMS智能座舱体验平台等行业领先的产品体验研发工具。未来,阿尔特将和更多伙伴一起乘风破浪去外面看星辰大海。 徐健认为,智能化带来的变革是最重要的。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地平线有着多方面技术带来的优势,如大量的数据,快速的场景的迭代,以及人机交互带来的新技术的导入等,这些新的技术都会使得产业链发生一些重要的变革。 在徐健看来,如今,传统的Tier1、Tier2的边界已不是很清晰,这导致在智能化时代,迭代的速度可能是决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快鱼吃慢鱼”将成为常态。在这个时代,如何发挥好智能化优势,如何通过智能化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是所有汽车及相关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卢万成指出,汽车半导体是高度竞争的行业,这意味着进入这个行业不可能赚快钱。“汽车的初心是安全、快捷、可靠、舒适。因此车用电子器件和系统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要搞汽车芯片供应链国产化,就要100%符合质量标准,行业必须克服当下存在的急躁行为。” 卢万成强调,芯片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在某个细分领域,如果做不到第一第二,且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否则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面对重重新挑战,产业链如何“破浪”? 智能电动化导致的产业链重构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如何构建智能电动汽车的国际化生态圈? 以芯片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如何实现突破? 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的要点和难点? 在以“破浪”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在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主持下,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雄狮总经理邬学斌,江铃汽车CTO黄少堂,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中国电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研发总监胡彬,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以及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TO宁贵欣,针对以上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自动驾驶一定会实现,绝对不是忽悠。”邬学斌乐观地预判,世界上没有方向盘的汽车可能会在2025年就能实现商业化。同时,邬学斌还强调,没有算力的支撑,人工智能什么也不是。 面对汽车智能化发展,黄少堂强调,其实所有的电动化、网联化、自动化和芯片等,都可以应用在皮卡上。例如,江铃汽车不管是在空气悬挂、智能网联和语音控制上,还是在内饰配置、科技含量和云端一体开发模式上,都与乘用车一样是同步推进的,甚至相比之下只有胜之,而无短板。 席忠民表示,汽车供应链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而要想降低成本就必须做好2件事情:一是设计上做到最优;二是规模,如果没有规模,降本就无法实现,“现在大家都在忙着追求个性化和创新,可能忽略了规模效应,但其实回归本源还是规模。” 胡彬表示,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全世界产业链都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但不是每种芯片都缺,最主要缺的还是专业芯片。因为从发展趋势上看,通用化的芯片会成为主流,而那些专业领域或基于某种应用场景的芯片则是短板的。在此背景下,电科要做的就是补产业链短板,从而增强整个供应链的韧性。 最近,激光雷达逐渐成为行业热词,当被问及特斯拉的视觉方案是否会对激光雷达造成冲击时,倪凯回答道:“激光雷达要想长期走下去,需要证明自己的附加值。从禾多角度来说,视觉虽是最主要的手段,且未来两三年内仍将以视觉为主,但激光雷达也有其自身附加值,所以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智能底盘、滑板底盘的出现,让造车出现了不同的逻辑和思维,包括特斯拉一体式车身铸压等。从成本控制上看,智能底盘能为主机厂提供怎样的制造工艺和产品?宁贵欣对此表示,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一款针对商用车市场的滑板底盘,至于高压铸造,还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产销量来进行规划,因为高压铸造需要昂贵的模具费,像特斯拉这样有巨大销量做支撑的企业是可以选择高压铸造的。 智能电动化是当前汽车技术革命的最显著特点,而芯片作为智能电动车的关键一环,同汽车一样,也是国际化分工合作的产物。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给芯片供应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新的时代环境下,全球汽车供应链也在探索新未知,开辟新航路,思考新未来。 在“引航”“乘风”“破浪”之后,如何“扬帆”驶向广阔的大海,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要点。4月17日下午,“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生态的突破与挑战”讨论会、芯片国产替代需求发布会、投融资对接会、汽车采购管理培训、汽车 & 芯片采购对接会继续如火如荼举行,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灵感。
2023-04-18 李锋
10009 0 -
问界M5智驾版震撼登场,全新HUAWEI ADS 2.0重磅首发
4月17日, AITO问界M5系列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AITO问界M5智驾版)正式上市。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问界M5系列智驾版在‘鸿蒙座舱天花板’的基础上,新增‘智能驾驶天花板’,让问界M5智驾版成为‘双智天花板’,首次上车的HUAWEI ADS 2.0⾼阶智能驾驶系统,让人驾更安全,智驾更舒心,将智能化提升至行业新高度!” AITO品牌首款全尺寸旗舰SUV问界M9也在发布会首次重磅亮相,增程版及纯电版将于4月17日开启预定,并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 AITO问界M5智驾版由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将成为首个同时搭载HUAWEI ADS 2.0⾼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3.0的车型,提供无限接近L3的智能驾驶体验。问界M5智驾版搭载了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平台和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等技术,拥有255km的纯电续航和1425km的超长综合续航[1]。激光雷达、HUAWEI MagLinkTM魔吸车载接口等全新硬件上车,合感知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空间音频等技术的突破,使问界M5智驾版成为真正的智能天花板。 首次搭载HUAWEI ADS 2.0,有图无图都能开 AITO问界M5智驾版是首个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配备1个顶置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叠加全新天线技术带来信号翻倍,率先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带来无限接近于L3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预计在今年Q2将无图商用高阶智能驾驶方案[2]推广到全国15城,Q4推广到45城。 AITO问界M5智驾版在融合BEV(Bird Eye View鸟瞰图)感知能力基础上,业界首创GOD网络,可以识别通用障碍物白名单外的异形物体;结合道路拓扑推理网络,有图无图都能开,让车辆看得到、看得懂、更能开得好。 人驾更安全,智驾更舒心,泊车更省心 AITO问界M5智驾版让人驾更安全。车能及目之不所及,无惧隧道进出明暗变化与夜间强光眩光,精准识别行人、车辆和其他异形障碍物。在城区路况下,问界M5智驾版能主动避让各种占道车辆,有效应对“开门杀”、“鬼探头”等场景,即使在夜间强眩光行人“鬼探头”等场景下,最高刹停时速都能达到50km/h。 AITO问界M5智驾版让智驾更轻松。高速场景下,跨城也不再疲劳,问界M5智驾版可自主汇入汇出高速匝道,成功率高达98.86%,且长距离领航MPI(Miles Per Intervention平均接管里程)高达114km,可靠程度堪比“老司机”。 AITO问界M5智驾版让泊车更省心。首度搭载的记忆泊车,使车辆能在车库环境自主学习并3D立体建模,固定停车位一次泊入后,后续将自动规划路线泊入。得益于华为自研泊车规控算法,问界M5智驾版能处理包括断头路泊入/泊出、自动整车泊出、低速自动找车位、代客泊车辅助等超过160种泊车场景,车位识别率高达96%,泊入成功率95%。智能泊车辅助,真正实现停车位可见即可泊。 鸿蒙座舱再升级,实现“移动的全屋智能” AITO问界M5智驾版搭载了HarmonyOS 3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天花板”再升级,将汽车的智能化提升到新高度。问界M5智驾版车内智能感知更进一步,让车适应人,实现座椅位置、HUD高度、后视镜位置等全方位自动调节。 多项全新软硬件技术的上车,也让问界M5智驾版实现了“移动的全屋智能”:空间音频技术的首次上车,结合19单元专业级音响,让用户如同亲临国家大剧院演出现场;后排HUAWEI MagLinkTM魔吸车载接口,即挂即连实现多设备联动,如控制后排平板上孩子观看的内容、前后排组队游戏、双屏接入会议等,让问界M5智驾版轻松成为用户的专属书房、游戏厅或会议室。HarmonyOS 3也使车机与手机得以进一步融合:PC车机互联功能,让车内临时办公更高效;手机应用内地址导航流转功能,手机一碰即可车机导航。 超长续航,超凡驾控体验 AITO问界M5智驾版拥有隐藏式门把手、赛车级侧围导流进气口和尖尾雨燕式扰流尾翼,带来了更优异的气动设计,使整车风阻降低11%,将综合续航提升14.7%至1425km[3]。 在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平台赋能下,问界M5智驾版拥有媲美超级跑车的4.4秒百公里加速性能。在华为DATS系统、全铝合金底盘、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加持下,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操控性能体验。新增20英寸双五幅运动轮毂,配备红色刹车卡钳,标志性贯穿式鹰翼尾灯与LOGO尾灯字标,具有极高辨识度。 此外,问界M5智驾版后排腿部空间优化至870mm,让乘客久坐不累。后备厢容积369L,后排放倒后可扩充至776L,配合3500W反向充电,野外露营一周后依然支持超过800km的续航,轻松满足出游需求。 AITO问界M5智驾版官方指导价为:问界M5后驱智驾版27.98万元、问界M5四驱智驾版29.98万元、问界M5纯电智驾后驱版28.98万元和问界M5纯电智驾四驱版30.98万元。 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软件包的标配功能已涵盖高速LCC(Lane Centering Control车道巡航辅助)、城区LCC、高速NCA(Navigation-based Cruise Assist智驾领航辅助)等19项功能;选配高阶包还包括城区NCA、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 代客泊车辅助)及城区LCC增强三项功能,一次性购买售价36000元,包年订阅价7200元,包月订阅价720元。预售期(2023年4月17日到6月30日)能享受定金膨胀、选装基金赠送以及6个月HUAWEI ADS 2.0高阶包赠送等首销权益;本品多车型置换还能享受额外的1万元置换补贴。 本次发布会,同样亮相的还有全景智慧旗舰SUV—— AITO问界M9,在问界系列“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理念上,带来了全新的家族化设计。作为全尺寸旗舰SUV,问界M9拥有媲美MPV级的舒适乘坐空间,并提供3-6座的百变乘坐空间,全新打造的D级豪华SUV平台,全铝合金底盘以及全系标配空气弹簧及CDC减震系统,带来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问界M9作为华为深度赋能的旗舰产品,华为智能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全量上车,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双“天花板”的基础上,包括华为百万像素智慧大灯、HUAWEI AR-HUD、AI大模型、传感联邦等黑科技均悉数上车,带来极致的全场景的智能体验。 AITO问界M9增程版及纯电版将于2023年4月17日开启预订,预计售价区间为50-60万元。消费者可通过华为商城预订,享受预订对应权益,并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
2023-04-17 李锋
11539 0 -
探享无界的美好生活方式 全新一代揽月携手用户共创上市
微信图片_20230413172814 新揽月,心境界。4月16日,黄山途居露营地,随着一场以《揽月和他的朋友们》为主题的两周年粉丝派对暨全新一代揽月上市发布会黄山站的活动举办,“礼宾级大七座SUV”全新一代揽月以30+项满阶升级的十足诚意,在众多星途忠实粉、揽月老车主和媒体伙伴的欢呼声中C位闪耀上市。 春和日丽,阳光灿烂。 一段优美的柔情伞舞开场,拉开了本次发布会的序幕,让到场嘉宾感受浓浓春日韵味。 (星途华中大区 大区总监 许少伟) 发布会上,星途华中大区 大区总监 许少伟先生进行了精彩的致辞,他说,“星途是奇瑞集团品牌金字塔的塔尖,是奇瑞面对未来布局的全球化高端战略品牌,必须责无旁贷地引领起奇瑞技术突破、品牌向上的使命”。背靠“巨人肩膀”的全新一代揽月,承载着奇瑞最好的技术、最新的用户理念和最高的造车生态链。正是这样一款明星新车,自3月18日预售以来,人气值高速攀升,预售订单超过2000台。在当今消费升级与增换购比例上升的市场环境下,亮眼的预售成绩也充分印证了全新一代揽月真金不怕火炼的旗舰实力,为日后热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全新一代揽月亮相仪式) 星途秉承着“用户共创”的原则,本次全新一代揽月上市发布会黄山站,邀请到了星途黄山车友会车主代表以及我们的媒体代表共同揭幕,去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 (星途揽月 产品总监 葛长青) 活动现场,星途揽月产品总监葛长青,为到场的星途忠实粉丝以及媒体朋友们,细致地讲述了全新一代揽月的产品点。其中,葛总对全新一代揽月的开发理念作了生动的阐述,“我们希望全新一代揽月能成为用户移动出行的家,以家为原点,不断拓展探享生活的边界。以舒适的家、安全的家、智慧的家,实现以科技定义豪华”。 为达成这一目标,在全新一代揽月研发的过程中,工程师充分吸收了上百条车主的优质意见和建议,针对过去用车痛点问题进行30+项迭代升级,只为打造出一款“更懂用户所想、更宠用户所需”的高品质探享座驾。 接下来的新车价格及权益公布更是让现场氛围,直接拉满。新车共推出探享版(5座)、星耀(7座)、星耀四驱(7座)、星睿两驱(6座)、星睿四驱(7座)、星尊四驱(6/7座)六款配置版型,官方指导价为18.99万元-23.39万元,基本维持原有价格区间,真正做到了“增配不加价、超值再升值”。得益于此次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全新一代揽月将以破竹之势成为大七座SUV豪华旗舰领军之选,树立全新价值标杆典范。更惊喜的是,在高价值购买力基础上,此次上市的星途揽月也用户带来了6重客户权益,切实做到了“懂用户所想,宠用户所需”: ① 置换礼:至高补贴10000元(本品10000元,非本品8000元) ② 救援礼:首任车主终身免费道路救援 ③ 金融礼:至高金融贴息10000元(与置换礼叠加) ④ 质保礼:首任车主终身质保 ⑤ 流量礼: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基础流量 ⑥ 保养礼:首任车主3年6次免费基础保养(含首保) (星途揽月 车主代表 王辅强) 用户是星途汽车最好的产品经理,客户的满意是星途汽车永恒的追求。现场也邀请到了揽月车主代表上台分享了他的用车感受。 (FM89.5 安徽音乐广播 蔡飞) 本次全新一代揽月上市发布会黄山站,安徽音乐广播FM89.5 蔡飞,作为媒体代表上台发言,他表示:全新一代揽月不仅在外观上做出了改变,更是由现星途欧洲设计中心负责人Chris Rhoades领衔全球知名汽车设计天团打造豪华内饰。除此之外,揽月搭载的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让揽月能够在路面条件较差的地方也能平稳的行驶。 本次上市发布会,场地不仅设置在黄山脚下,有着广阔草坪的露营营地,更是给客户提供了美味的自助烧烤,与用户同乐,让客户在享受山间夜色的同时,品尝烧烤带来的美味。同时,星途还为4月过生日的客户准备了惊喜生日庆祝仪式。 不止于此,现场还有声势浩大的篝火晚会及大型烟花秀,让来宾在歌声中载歌载舞,和揽月一起享受春天晚风的吹拂,感受此刻的欢乐。 写在最后: 让用户参与造车、把定义好车的权利交给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全新一代揽月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好伙伴,一种探享无界的美好生活方式,满足了他们对于自我精神和价值的品质追求。
2023-04-17 李锋
12051 0 -
+1元即享全系升级配置,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 2023款惊喜上市
上海车展在即,东风雪铁龙提前为客户送出惊喜。4月17日,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 2023款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43,701-186,701元。基于遵循“一口价”政策、一年保价的承诺,凡尔赛C5 X 2023款在原指导价+1元的基础上,实现入门更豪华,全系大升级。 继C6掀起车界热潮后,东风雪铁龙倾听广大凡尔赛C5 X客户对价格优惠和产品升级的呼声,为满足客户期待,凡尔赛C5 X 2023款将以全系配置大放送,以及包括5年10次保养在内的6重非凡礼遇,让客户真正体会到+1元的物超所值。 全系配置大放送,+1元即享至高+6000元的高价值感 为践行全价值链向“以客户为中心”深度转型,凡尔赛C5 X 2023款采纳客户的建议、意见与共创,将每一级别车型的增配与升级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给予用户“入门更豪华”的舒适体验。此外,耀不凡增配欧洲版装饰套件,进一步提升凡尔赛C5 X 2023款的旅行车属性;而IVI车机软件升级到最新20.93版本,也为广大客户带来更流畅、更稳定的科技体验。 全系新增标配前门双层夹胶静音玻璃。响应客户对舒适驾乘更高的诉求,凡尔赛C5 X 2023款全系新增标配前门双层夹胶静音玻璃,在各种典型工况下皆能有效降低高频噪音1至4分贝,让驾乘者免受噪声干扰,带来更舒适、更静谧的驾乘体验。 享不凡增配后超声波雷达。为满足客户对安全、便利配置,以及入门更豪华的用车需求,凡尔赛C5 X 2023款享不凡增配后超声波雷达,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监测障碍物的距离与方位并发出警报提醒车主,避免车辆受到碰撞,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势不凡增配360 ° 全景泊车影像、前超声波雷达、带脚部感应开闭电动尾门。应广大新手驾乘者的呼吁,本次凡尔赛C5 X 2023款势不凡增配360 ° 全景泊车影像,配合超声波雷达可将实时影像呈现在12.3英寸中控屏上,告别视线盲点,有效减少划痕、碰撞等事故;带脚部感应开闭的电动尾门,具备钥匙遥控、尾门按键、车内按键、脚部感应共四种解锁开闭方式,让取物更快捷、更方便。 领不凡增配深色Claudia真皮座椅、前排通风(吸入式)座椅、10扬声器HIFI音响系统。考虑到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驾乘生活,车辆品质已成为众多车主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领不凡增配采用源自澳洲新西兰头层黄牛皮的Claudia打孔真皮座椅,集精湛原料、工艺与设计于一身,触感柔软,久用不皱,加上前排座椅通风功能,有效改善人体与座椅皮面接触部分的空气流通,天热时乘坐更舒适。 由法国的Citroën HIFI工程师团队根据消费者喜好进行一系列技术调校升级的升级10扬声器HIFI音响系统,让音质表现极为真实细腻,带给用户全方位声场沉浸式的音效,将成为追求品质出行的年轻一族的至爱之选。 耀不凡增配欧洲版装饰套件。作为一辆全球销的热门车型,其海外配置成为部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凡尔赛C5 X 2023款耀不凡增配欧洲版装饰套件,包含行李箱卷帘、行李箱地板带导轨、行李箱门槛不锈钢装饰件,硬度更高、更耐磨;后排座椅一键放倒手柄,让后备厢的装载空间更具实用性和便利性;加上行李箱12V电源,4门迎宾踏板,兼顾实用便利的同时,进一步升级了凡尔赛C5 X的旅行车属性,让客户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候开着凡尔赛C5 X款,去探寻“更+凡尔赛”的生活。 此外,凡尔赛C5 X 2023款还迎来科技升级,采用骁龙™820A汽车平台,并将IVI车机软件升级到最新20.93版本,让车机体验更加流畅稳定,打造“车机即手机”的智能体验,还支持自定义个性桌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和习惯需求。 全系配置升级不尽兴?6重非凡礼遇覆盖整个用车周期 不止于诚意满满的价格与物超所值的配置,东风雪铁龙为客户推出了凡尔赛C5 X 2023款六重非凡购车权益。即日起通过东风雪铁龙超级APP和 “东风雪铁龙 因你不同”小程序一键下定,即享非凡信贷礼、非凡增换购礼、非凡质保礼、非凡保值礼、非凡旅行礼,涵盖2年免息,5年10次免费保养(5月31日前下定并成功购车客户)等超值权益,从购车到用车,每一步都带来“更+凡尔赛”的体验。 凭借全球旗舰车型的非凡实力,凡尔赛C5 X接连斩获中国年度十佳汽车、中国十佳车身、年度跨界合资车、C-NCAP“五星”安全评级、“领跑者”一级水平、五星驾乘品质之星、最佳大型汽车等荣誉,吸引了国内、国际追求品质的忠实客户拥趸。“成都造,全球销”,2022年凡尔赛C5 X在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的销量达18096辆,全球品质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作为雪铁龙的全新旗舰车型,凡尔赛C5 X上市之初就做到了入门车型即享12项主流B级车中高配才有的配置,加上领先同级的PHC自适应液压稳定技术、3D彩色eHUD抬头显示等配置,可谓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此次凡尔赛C5 X 2023款惊喜上市,正是东风雪铁龙又一次对“以客户为中心”品牌理念的深度诠释,以及倾听客户意见和建议,持续与客户共创更优秀产品的有力佐证。 4月18日,凡尔赛C5 X 2023款将在上海国际车展7.2号馆7B08展台首发亮相。东风雪铁龙邀您前往打卡,并在东风雪铁龙&COSTA咖啡联名款凡尔赛拿铁的醇香中,一起开启“更+凡尔赛”法式生活新体验。
2023-04-17 李锋
13861 0 -
iCAR品牌之夜:引领场景智能 愉悦用户出行
4月16日,以“Hi iCAR”为主题的iCAR品牌之夜盛大举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iCAR CEO鲍思语,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高新华以及宁德时代、腾讯、京东、阿里云智能、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博世智驾、高通等互联网巨头、顶尖科技企业与全国头部经销商集团共襄盛举。 现场iCAR两款新品iCAR GT 与 iCAR 03全球首发亮相,更有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平台、i-VA 生态首发,同时奇瑞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电池品牌ENER-Q重磅发布。iCAR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创新赋能产品,满足年轻用户多元智慧出行需求。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回忆道,早在20年前,奇瑞集团便坚定“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持续自主创新,为用户创造价值并不断前行。iCAR作为集团“传承和进化”的排头兵,面向新世代年轻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破业态界限,开启场景智能电动汽车新未来,为更加智能科技的生活方式贡献“奇瑞智慧”。 秉持谋新求变 引领场景智能新纪元 iCAR以亮剑之势入局,无疑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iCAR CEO鲍思语对品牌进行了深度解读,iCAR全面拥抱自主、自创、自由的追新年轻人,旨在为年轻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出行生活保驾护航。 iCAR logo也彰显了品牌对年轻用户的精准洞察,其创造性的七巧板元素,代表着iCAR品牌七大核心能力:责任力、创新力、驱动力、想象力、吸引力、亲和力、生命力。 新科技驱动新产品,双门轿跑iCAR GT采用无极光弧设计语言,整体设计风格炫酷拉风,采用“无极光弧”设计语言,极致简约、科技爆棚。未来,iCAR旗下6款新产品将实现ARV、SD、SUV、MPV多品类覆盖,力争做智能电动乘用车的普及者,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开创多元拓展 引领智能出行新科技 iCAR以科技引领场景智能驾乘体验。iCAR CTO单红艳发布了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和i-VA 生态,该架构将拓展产品更加多元化可能并通过i-VA 生态精耕智能车控,聚焦无感链接。当晚,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iCAR和宁德时代、腾讯、京东、阿里云智能、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博世智驾、高通等科技头部企业缔结生态共建者联盟。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电池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共同宣布:奇瑞与宁德时代联合打造全新电池品牌ENER-Q。该品牌将覆盖全动力类型、全材料体系的全应用场景,具备高适配性、高安全性和品价比,同时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 践行用户需求 创领美好出行新生活 以用户需求为驱动,贯彻落实用户思维,iCAR 03应运而生。酷炫的iCAR 03为追新年轻人而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定义新能源时代的全路况出行,为追新年轻人打造“5+2”生活全场景,满足用户驾乘多元需求。 iCAR COO王磊表示:为实现品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 iCAR全方位守候用户车生活,成就用户品牌MY iCAR,保障全场景用户关系陪伴,洞察用户个性化需求;建立iCAR全心服务管家,解决用户多种难题。作为iCAR OS人格化身的i-VA将为用户带来全时数字车生活,将全生命周期价值温情陪伴用户。 活动现场,iCAR与广汇汽车服务集团、东创建国集团、厦门信达国贸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泰汽车集团、江苏天泓汽车集团、安徽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河南威佳汽车贸易集团、欧龙汽车贸易集团及绿地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百强及头部经销商共建渠道联盟,旨在全域智慧新零售渠道下保障用车全周期优质服务体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起点决定高度。iCAR以场景智能为源,秉持着科技、未来、绿色、生态的愿景,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相信未来,iCAR会为追新年轻人打造更多爆品,伴随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持续向新!
2023-04-17 李锋
14850 0 -
16.98万起售 与一汽丰田bZ3一起“量产幸福”
纯电出行,已经变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论是对品质的坚守,还是对创新的追求,车企最终要做的是把用户向往的纯电生活真正落地。究竟什么样的纯电车才能担此重任?一汽丰田bZ3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4月16日,Hi,电动时代生活家 一汽丰田bZ3上市发布会在上海成功举行。发布会上,一汽丰田bZ3共发布三个版本:精英PRO版 16.98万元、长续航PRO版 18.98万元、长续航Premium版 19.98万元。同时,在2023年4月16日-7月31日期间完成购车的用户,可享15000元限定权益,以及“购车0负担”、“换车0压力”、“用车0忧虑”、“行车0烦恼”多重购车礼遇。 在此基础上,一汽丰田bZ3还带来了五大选装方案,供用户随心选择,打造更具个性的专属座驾。 截止4月16日,一汽丰田bZ3订单量已达到5000台,热销势头只增不减。上市会当天,来自一汽丰田全国五大区的bZ专员,向5组新车主的幸福家庭完成交车,这也代表着bZ3自今日起向全国广大用户正式开启交付。 此次,一汽丰田bZ3发布会共分为“传承”、“变革”、“用户”三个篇章,bZ3的AI智能伙伴“小扉”作为主持人,带领观众探索了bZ3的诞生地,并融入了一汽丰田车主的生活点滴,见证了丰田品质的传承与革新。 传承 · 从“见证你成长”到“想陪你成长” 从第一辆威驰下线、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上市,到卡罗拉、亚洲龙、RAV4荣放等多款人气车型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热销代表,一汽丰田历经20载,和1000多万个家庭携手走过无数难忘的时光。 在传承篇环节,一家三代一汽丰田车主的故事,诠释了同一个主题:对一汽丰田的信赖和稳稳的幸福。故事主角代表着同一群人,他们以不断积蓄的个人实力,稳中求进,持续向前,以期在自己可控的边界之内,寻求成就更好的可能,实现心之向往的自由生活状态。他们代表的是每一位车主对一汽丰田的信任与期待,也将bZ3“合家欢”的设计理念诠释的淋漓尽致。 一路相陪,默默守护,随时响应,这是bZ3对于丰田一贯品质的传承,也是对未来新车主许下的承诺。在“小扉”的引领下,观众深度了解了bZ3的诞生地——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正所谓:没有一日成名,唯有百炼成钢。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在生产制造层面,坚持QDR(高品质、高可靠性、高耐久度)标准打造纯正丰田产品,而bZ3正是在这样精益制造的生产体系下“炼”成的,在电动化时代继续给用户可靠、安心的陪伴。 变革 · 在电动时代继续“量产幸福” 此次,一汽丰田bZ3的总设计师加藤武郎特意从日本带领他的设计团队来到了现场,为大家深度解读了新车在e-TNGA架构、纯电品质、先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在驾驶乐趣上,得益于e-TNGA架构低重⼼、高刚性的特点以及55:45优良的前后重量分配,bZ3能够有效减少车身左右摇摆和前后晃动,在转弯时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操控。在城市的颠簸路面,bZ3通过抑制⻋辆的⽆⽤动作,减少乘员身体和头部的移动,为用户打造“舒适时刻”。 同时,bZ3拥有2880mm的长轴距,打造出宽敞车内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稳定行驶。不仅如此,bZ3顺畅的加速、减速与生俱来,为驾驶者带来振奋的驾控体验。bZ3就是这样一款兼具行驶乐趣、顺畅性,以及舒适感的“新体验BEV”车型。 对电动⻋⽤户来说,续航⾥程往往是他们关注的重点。bZ3采⽤高效率扁线电机,以及低粘度的减速器润滑油,比普通润滑油粘度降低约50%,降低了能量损失。同时,bZ3拥有低至0.218的超低风阻。基于此,bZ3实现了更低的能耗,百公里电耗低至11度,领先于同级别车型。其次,bZ3还为用户打造了更安心的操控,在120km/h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将车身整体下压力增加30%,提高了操控的稳定性。此外,bZ3还实现了更长的续航, 结合超低滚阻轮胎,减小了整车22%的阻力,使车辆拥有高达616km的续航⾥程(CLTC工况)。 在电池安全方面,bZ3秉承丰田QDR标准,采用了针刺实验不冒烟、不起火,具备卓越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并将冷却器设计在电池单元下⽅,⼤⼤降低了因冷却液漏液和冷凝水造成短路的可能性。另外,bZ3电池采用专⽤的⾼电阻冷却液LLC,绝缘性能比普通冷却液高约50倍,⼤幅降低短路起⽕的可能性。此外,通过电池管理器、充配电总成、电机控制器三重电压监测,⼤幅降低因电压传感器故障等引起的过度充电故障的发⽣率。动⼒系统在通信线路的动力网络中追加了本地网络,不会发⽣⻋辆停驶的状况。 在快充方面,bZ3仅需27分钟就能完成30%-80%的快速充电,即使是在-10℃的低温环境下,这⼀数据也仅仅是47分钟。此外,bZ3还配备了3300W的外部供电功能,可以满足所有220V家用电器使用,保证安全、安⼼的同时,还实现了极强的实⽤性,bZ3可谓满载诚意⽽来。 在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今天,bZ3采用了丰田有史以来最大的12.8英寸悬浮多媒体导航系统,采用纵向设计,更符合用户竖屏手机使用习惯,同时为后排乘员提供了良好的观看视野。成长型AI智能伙伴“小扉”, 在陪伴用户的过程中会逐渐成长,与用户更合拍。 同时,“小扉”还能支持普通话、粤语、四川话识别,并支持多种场景下的无需唤醒及120秒连续指令和自然语音输入,加强车辆与用户的情感连接,带来更“有温度”的智能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还有一位神秘嘉宾来到了发布会现场,并在bZ3完成快充的那一刻,揭开了神秘面纱。 他,就是AI智能体验官林家川。在进入bZ3的那一刻,林家川便与“小扉”进行深度互动,开启“狂飙”模式。在交互的过程中,“小扉”精准识别并执行了林家川下达的每个指令,展现了bZ3超高的智能化水准。 用户 · 与bZ3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在发布会尾声,童声合唱团与5组家庭、bZ专员、现场媒体共同合唱了《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修惠、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清水卓治、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虎、一汽丰田bZ3总设计师加藤武郎和他的设计师团队牵着小朋友的手一同上台,在“合家欢”的温馨氛围中,为整场发布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伴随着新车价格与政策的发布,每一个即将与bZ3携手前行的伙伴,露出的都是喜悦的笑脸,在这份笑容背后,是对丰田品质的信赖,是对幸福生活的寄托,这是一汽丰田的财富,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依托超越期待的产品实力和诚意满满的权益,一汽丰田bZ3不仅夯实了其在纯电轿车市场的标杆地位,也进一步彰显了一汽丰田敞开胸怀拥抱新能源的实力和信心。打造更成熟、可靠的电动出行,确保用户拥有更加美好的旅程,是一汽丰田作为行业主力军对用户做出的郑重承诺。 矢志不渝的“量产幸福”初心,就是与所有人,与所有家庭一起创造开心愉悦的出行时光。继上市发布之后,一汽丰田bZ3还将在上海车展的舞台上,为更多人展现纯电国民家轿的风采。一汽丰田bZ3想用户所想,爱用户所爱,在未来将与更多伙伴携手,共创美好纯电生活。
2023-04-17 李锋
13155 0 -
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新范本 红旗品牌将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将于4月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全球唯一涵盖整车、汽车供应链和汽车科技企业的国际A级车展,其将成为世界汽车品牌展示创新发展成果的舞台。 本届上海车展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将深度探寻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实施路径,聚焦呈现打造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发展成果,共吸引了千余家企业参展,预计将有百余款新车在此进行全球首发。其中我们观察到,红旗品牌今年的参展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充,展台面积为3000平方米,集典雅与科技为一体,展台的每个分区都呈现出独特的魅力。预计展示15款车型,以及2项技术展品,其中多款车型为首发亮相,将为用户呈现一场汽车艺术的巅峰盛宴。 加速攻关核心技术,持续完善产品布局,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已逐渐成为公众对红旗品牌的印象标签。据悉,本次上海车展,红旗品牌将正式发布全新红旗L5,传承经典更焕然新生,充分展现顶级的设计、工艺与技术的完美融;在新能源领域,红旗品牌带来了“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下的电动平台HME和智能平台HIS,同时,红旗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红旗E001和E202也将与公众首次见面,相信会携手为用户带来前沿科技与美妙出行的至臻感受。此外,今年3月26日开启预售的B+级豪华风尚轿车红旗H6将官宣上市,以潮流风尚满足年轻用户对时尚出行生活的追求。 【红旗E001】 今年以来,红旗品牌相继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新能源品牌技术等核心信息。战略层面,红旗品牌以“All in”新能源的姿态,全域推动电动化转型;技术层面,以“一架构三平台”即超级架构FMEs,电动平台HME、混动平台HMP、智能平台HIS为核心,持续加强自主技术突破,实现科技赋能;产品层面,在未来三年中,红旗新能源将高频、密集推出15款新能源智能产品,分别覆盖A、B、C、D级轿车、SUV及MPV全部细分市场,为更多消费者构建“美妙出行、美丽体验、美好生活”。 【FMEs “旗帜”超级架构】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2023年的红旗品牌正昂首阔步,砥砺奋进。本次上海车展,相信红旗品牌将凭借全新的产品、前沿的技术为公众带来全新的惊喜,彰显出民族汽车品牌的傲然风采。 4月18日,相约魔都上海,相遇国家会展中心 5.1号馆“红旗”展台,邀你共赴一场汽车盛会。
2023-04-17 李锋
14222 0 -
大运新能源亮相广交会
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4月15日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广交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线下展企业3.5万家,线上展企业达到4万家,共有来自全球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 作为都市代步首选的大运新能源汽车,旗下潮玩纯电越野小钢炮——大运悦虎以及贴心出行首选大七座智能MPV——远志M1,亮相广交会现场,并获得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革,汽车行业正迎来机遇和挑战,大运汽车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指引,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战略着力点,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布局。同时,大运新能源还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乘用车涵盖SUV、MPV、轿车三大领域,不断提供高智能、高性能、超舒适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 4月15日—4月19日,让我们一起相约在广州琶洲岛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D区,20.2H 33-36,20.2I 13-16展位,恭候您的来临。
2023-04-17 李锋
109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