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级自动驾驶迎临界点,长安“天枢智能”开创智能网联新纪元
【汽车焦点 资讯 原创】
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L3级自动驾驶正步入产业化的临界点。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从概念逐步迈向实际应用。中国的“双试点政策”——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以及车路云一体化产业试点——正在成为推动这一转变的制度引擎。
去年6月,工信部联合四部门公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名单,长安汽车以首位之姿领衔九家联合体,手握17张牌照,成为中国L3级自动驾驶的先锋旗手。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上,工信部郭守刚明确提出,要深化推进智能网联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的生产准入。这正与长安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脉动同频共振。
L3自动驾驶临界点已至,产业发展箭在弦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涌现出众多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构建起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生态链条。特斯拉通过纯视觉算法实现自动驾驶的技术创新,而华为则凭借强大的通信技术与AI算法,坚持多传感器融合路线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上,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快速提升,数智新汽车必将成为真正的未来,未来汽车就是可自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2025年1—7月,中国乘用车L2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达63%;预计到2030年,L2辅助驾驶将成为标配,L3及以上自动驾驶搭载率将超10%,L4级别的自动驾驶将逐步推广。”
那么,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中,长安汽车是缘何能够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试点企业?从长安汽车副总裁贺刚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大会分论坛的讲话中窥得端倪:“智驾AI技术的发展正在经历从 “模块化→端到端→多模态” 的进化,也就是从L2的驾驶辅助逐步演进到L3/L4自动驾驶。长安汽车以用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构建全场景、端到端安全流程设计,并打造了安全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监控体系及全链条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让安全体系贯穿产业链。”
在自动驾驶产业的浩荡浪潮中,长安汽车以央企的雄厚底蕴与坚定担当,凭借41年积累起来的深厚技术护城河,以及十余年来坚定在智能化方面的大力投入,构筑起体系化的坚实智能根基,从最初的驾驶辅助到端到端、多模态智驾AI的跃升,长安汽车将技术的冷峻与安全的温度,融汇为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
如何崭露头角?技术与安全体系的全链路博弈
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长安汽车通过自主研发与全球合作,形成了以“天枢智能”智能化品牌。这一品牌不仅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与智能底盘三大核心领域,更打造了“眼明-脑灵-腿快”的技术平台,提供端到端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天枢智能驾驶辅助:实现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让驾驶辅助从“刻板规则”蜕变为“灵活应变”,将人驾安全从被动防护提升至主动预防,做到风险感知实时化、人车交互自然化、安全防护超人化,从拟人到类人,再到超人。
天枢智能座舱:营造“家一般的安全感”,关注用户情绪、疲劳等心理因素,做贴心陪伴;同时围绕用户的健康安全,以人类“五感”为出发点,打造“清新·矫姿·释压·守护”四维一体的健康新汽车。
天枢智能底盘:通过三向六域等技术,实现“知险、避险、脱险”的主动安全闭环,应用分布式电驱四轮独立控制,驱动、制动响应时间低至10ms,比人类眨眼快30倍,湿滑路面失控风险降低76%。
当然,自动驾驶的量产落地,不仅依赖自研技术与算法算力的领先,还依赖大规模、全场景的测试能力。长安汽车建成行业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测试中心——长安汽车天枢智能实验中心。这一中心布局全球五大分中心,聚焦六大实验集群,全面覆盖驾驶、座舱、车控、动力、底盘、车云等汽车“六层六域”全场景测试。
此外,实验中心获软件测试体系与管理TMMI三级、国际SGS+TUV莱茵等多项认证。在体系上,长安全球产品验证体系(CA-ITVS)覆盖整车到单元7个层级、30000余项试验,180个专业试验室,支撑新汽车产品验证。
此外,面向亿级软件高复杂度,全球远程仿真测试集群,助力智驾多支柱协同测试,累积1.19亿公里仿真里程,在算法迭代与安全验证之间形成快速闭环。同时长安汽车还打造了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平台,从事前预警、事中防控,到事后处置与运营维护,构建全过程闭环风险管理。
更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安全理念已经从传统狭义的物理防护,逐步扩展为涵盖行车安全、健康安全、心理安全、隐私安全等的“泛安全”体系。这一理念,全面应用于长安智能化技术开发,并逐步实现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执行的全面跃迁,体现了对每一位用户生命与尊严的深切关怀。
正如长安汽车副总裁贺刚特别强调:“长安汽车深知——安全是自动驾驶的生命线。缺少安全的‘1’,再多技术的‘0’亦徒然。”
长安汽车智领前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路径
当然,长安汽车不仅关注技术突破,更着眼于构建全新的安全体系,涵盖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覆盖人、车、网、路、云的全链路,实现全车全生命周期伴生安全与复杂人机耦合系统的业务安全。
在生态协同方面,长安汽车倡导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推动技术共享与成本控制,尤其是在激光雷达、芯片等领域,通过协同攻关降低技术成本,为自动驾驶的普及创造条件。同时,长安汽车还以央企的责任担当,积极推动国家“双试点”政策落地,助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可以说,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上,长安汽车已从传统整车制造商,逐步转型为智能出行生态的构建者。
在L3级自动驾驶迈向现实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长安汽车制定了清晰的技术落地时间表:2026年开始推动C端L3落地;2027年实现L3规模化与L4 Robotaxi无人化示范运营;2028年在部分场景实现C端L4,打造AIEV整车智能,让智驾从“好用”迈向“解放精力、超人安全”。
长安汽车的智能驾驶之路,不是孤立的技术竞赛,而是央企使命与科技理想的融合。它以技术为基,以安全为本,以创新为刃,以“天枢智能”为载体,正引领中国驶入属于自己的L3时代,并向更高阶的L4与群体智能迈进。
在这场驶向未来的征途上,长安汽车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开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