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路过傲慢和偏见 国产车企的逆袭崛起之路

作者:谢冠荣 来源:汽车焦点
2866 0
2018-10-19

  【汽车焦点 新闻 原创】

  2017年6月,我国第一艘万吨级水面作战舰艇,055型导弹驱逐舰下水。驱逐舰的问世对于现当今中国海军来说意义非凡,在这个型号上,除了运用了诸多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以外,更是中国海军第一款服役就在平台和设计理念上达到世界先进甚至局部领先水平的舰船,是中国海军近100年来第一次亚洲第一,第一次世界第二,第一次扬眉吐气,是综合国力的象征,是世界强国的一张美丽名片。

  055驱逐舰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是中国重工业发展的一次重大跳跃,中国综合国力的一次验证。回顾中国制造的历史,055舰艇的诞生和发展和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大同小异。曾几何时,中国制造的产品就是“低廉,低质、抵挡”的代名词而“扬声在外”,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3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仿到追赶再到并跑,自主车企的崛起注定是长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而如今,自主品牌的崛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尽管在汽车三大件的工艺上仍有所差距,但是它们凭借出色的外观,丰富的配置,扎实的用料,精致的做工一改以往的低廉形象,把差距一步步拉小,并改变了国人乃至全世界人们对自主车企的认知,凭借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中国车企正在酝酿一场“突击战”,正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华丽转身。兵临城下,国产不得不“应战”,自主与合资的“无硝烟”战争已悄悄打响。

在逆境中成长 从量变到质变的革命

  从这几年数据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销量上取得很大的突破,市场份额直线上升,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姿态,个别车型月销量过万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回望在我国汽车发展的30多年里,汽车的整体格局仍处于“散乱差”的局面,由于工业水平的落后和核心技术的缺失、资金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的重工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也正是由于艰苦的条件,导致长期出现人才匮乏、配套资源不齐的现象。在最初的自主车企造车阶段,国内车厂只能从模仿起家,购买进口车型解刨、研究、生产,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自主车企往往以半成品面世,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在大众面前频频出错,不被消费者所认可。

  由于国人对汽车文化的普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国人对于进口过来的车型都是来者不拒,而且都是中国“特供版”。确实当外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很多车型都是欧美接近停产的车型,无论在动力和安全都无法满足当时人民的需要,进入中国后,低配高价的现象就一直存在,动辄就在20万以上,一卖就是几十年,而且并没有更新换代的迹象。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家庭平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纵使是古董汽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样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随着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和国家的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众人面前吃尽了苦头的自主车企意识到,若想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插足并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带领下,倡导“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的产业技术水平”方针,自主车企顺势而上,就这样进入了良性竞争发展道路,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自主车企如虎添翼,很快就进入了崛起的“快车道”。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自主车企的条件受限下,国外的不少厂商都紧盯着这块“肥肉”,并以大众为首的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所向披靡,赚得彭满钵满。2008-2009年期间,以美为中心大范围爆发金金融危机后,作为世界第一的产销大国美国出现疲态迹象,中国也正好抓住机会,搭上工业升级3.0时代的末班车。

  正是这一年,广汽本田率先发布了其自主品牌“理念”,东风日产突破200万销量后,正式推出旗下的自主独立品牌“启辰”,面对启辰的“试水”成功,其他合资车企纷纷花巨资切入,从此迎来了自主车企“野蛮生长”的时代,直至今天,中国从世界市场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到今天世界产量第一的铁巨人,一步步把合资企业逼迫到底线,把高昂的利润降低,将合资车的高价“打回原形”,让汽车飞进寻常百姓家。

一带一路将是中国汽车品牌输出之路

  吉利花大笔资金收购沃尔沃的汽车业务后,这一举动都让国人看到了自主车企的希望,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李书福在全球布局终点的时候,又出人意料的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股东,惊艳众人的眼球。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公布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它的提出和实现,将使64个国家覆盖受益,其中大部分是一些新的经济体,而广州作为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汽乘用车就身先士卒,响应一带一路的号召,发现国家的发展与广汽乘用车的定位和吻合度非常高,有利于中国车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形成,很多像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铁、核电这些东西都已经在先行,汽车作为一个主要的消费产品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

  覆盖“一带一路”的汽车区域市场有很多,包括俄罗斯、印度,中东、伊朗等国家市场,面对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人民币的汇率上升,国家政策环境变化,中国出口到海外的市场比例只有3%,虽然走出去的环境恶劣,但是围绕“一带一路”我们可以获取一些机会,加大沿线国家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包括拓宽贸易领域,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一些投资壁垒,加快双边贸易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关税等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利好的。促使国企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减少时间成本,提升国外综合竞争力,刺激产品销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达到双赢合作。

互联网+时代 新能源弯道超车

  不可否认,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出行的趋势,由于电池技术不够成熟,配套的充电桩不齐全,都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行业发展上升的态势依旧明朗。尽管传统的汽车巨头正在加大资金投入对电池的研发,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仍然或多或少坚持对目前的内燃机进行改进,努力从内燃机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以丰田为例,刚刚上市没多久的第八代丰田凯美瑞的热效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0%,在热效率上比十几年前的老款足足翻了一倍。不管怎样,日前沃尔沃、宝马、宝马都宣布将会加大对电动车的投产与研发力度,提前进入市场抢占期。双管齐下,无论是眼下还是未来,把握市场全局才是上上之策,要想替代一个多世纪的燃油车,不是一跃而就的。

  中国作为燃油车向电动车转换的一个临界点,无论在市场规模,行业发展速度,中国政府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从现在的中国市场的电动车拥有量、石油进口量、空气污染的压力等因素不难看出,中国政府是寄望于新能源产业链在世界车企中实现弯道超车,凭借本土市场特性,扭转劣势。

  说到新能源车,就不得不提电车界的一匹“黑马”-特斯拉。在汽车界特斯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自带流量的巨星,而且它也从没让人失望,一直保持着话题性和高热度,因此我们还是可以从特斯拉汽车品牌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全球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史中探知一二。

  第一代特斯拉Roadster使用的是路特斯(Lotus)提供的车身及底盘,它将电动车独有的特性与路特斯Elise本就非常出色的行驶性能进行了成功融合,超低的重心、强悍的电机扭矩输出让特斯拉Roadster成为了一台极其亮眼的小型跑车,在2010它又推出了一款高性能版的改款车型,百公里加速为3.6秒,秒杀众多的豪华跑车。但是真正让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中崭露头角的是特斯拉Model S,无论是在外观造型、制造工艺、内饰配置还是性能表现上,特斯拉Model S都算得上是一款颠覆汽车制造史的车型,并在美国汽车杂志2013年评选中获奖,可见其杀伤力有多大。

  同为涉足新能源产业范围,比亚迪的的定位与特斯拉不同,前者更加注重在家轿与大型车辆的发展。2018年6月9日,比亚迪纯电动智能渣土车T10ZT正式从产线驶出,首次实现了纯电动渣土车的批量下线。整个下线仪式不超过5分钟,但为了这5分钟,比亚迪整整准备了5年。也正是这5年的积累,再次书写了中国卡车市场的新纪元。

  作为全球微球唯一一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亚迪在电动车的业绩也十分的辉煌,比亚迪图唐一代以SUV市场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后,以不到特斯拉一半价格和百公里加速4.9秒的成绩卖出性价比,而比亚迪电动大巴K9也毫不逊色,在量产以来就获得较大的关注度,让他声名大噪的是K9引进日本本土使用,并获得称赞实属不易,作为工业极度发达的国家,能进入其本土使用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认可。在站稳新能源市场后,比亚迪T10ZT纯电动渣土车更是促成了深圳两家渣土车企业直接与比亚迪签订500台纯电动渣土车订单。

从模仿到超越 从传统思维到互联网思维的转变

  吉利从收购沃尔沃汽车业务后就进入了广大消费者的视线,近年来的销量也屡创新高,节节攀升。在吸收沃尔沃的技术后无论在设计、制造、安全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早期的吉利的形象比比亚迪和长城还low,他们最开始是靠高仿夏利起家的,夏利大家都知道是一款低端车,你去模仿它,那你的形象自然是比低端更低端了。

  当2018年7月份销量公布的时候,吉利以105230辆车首次挤进国产前三,销量同比增长30.31%,一举超越本田丰田,仅次于大众和通用,面对李书福曾经吹过的牛,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在并购瑞典豪华品牌沃尔沃后,吉利足足花了五年的时间和心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出了一款车型即为博瑞,上市之时,博瑞所表现的工业设计、和产品质感与前面的产品都有着明显的差距,在细节的设计上更有着沃尔沃的影子,凭借博瑞的推出,吉利也一举获得成功。

  有好的技术必须结合好的营销策略才能一步到位,打造爆款,给客户一个购买的理由。吉利非常的注重中国市场的研究,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把握非常精准,在设计和定位上也更加的年轻、激进,全面对90后的年轻人展开“进攻”。当然要想成为爆款产品,在今天必定离不开互联网营销,在2017年11月份,吉利就策划了一场“网红直播卖车”的营销活动在活动这天,100多个直播账号,100多个直播的“网红销售”,同时直播了两个小时,吸引了超过一千万的粉丝关注他们,留言互动高达几十万次,这一场直播下来,吉利一共卖出了4429台车,平均一分钟卖出了37台。不可否认,这场直播是成功的。

  在国产崛起的历史中不止吉利一家独大,长城汽车也跟紧了脚步,果断砍掉了自家的轿车业务,开始聚焦战略,以中国市场SUV领导者的身份在市场销量上一路飘红,随着H系列的大卖,在销量上升阶段也到达了一个瓶颈期,在品牌向上走却屡屡遭遇滑铁卢,于是就推出了高端豪华“魏”系列,不出所料,在外界媒体评测上一致好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国内市场上,WEY品牌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突破销量5万台,彻底终结了合资豪华品牌的暴力时代。

  互联网的风暴来袭异常的迅猛,汽车产业也在这波浪潮中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在WEY大获成功后,长城面对市场消费的年轻化趋势,推出了F系列,以“智能、互联”为核心卖点,以及动感的颜值和合理的价格深深的打动年轻人。F系列的推出,是长城洞悉市场的一个先机,更是未来车企的产业方向。

  随着众多的IT和互联网大碗的介入,一方面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给汽车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自主车企在“用户体验化”“产品性能智能化”“格局走向圈层化”为转型,依靠互联网的渗透,将彻底打破传统汽车产业的原有竞争格局,在新的较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总结: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快速发展,促使传统行业升级转型。汽车行业开放的商业模式顺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潮流,用户选择逐渐多元化。在大国崛起的路上,我们全速前进,在时代曙光之前,我们弯道超车,几经沉淀下来,能经得起考验的初创企业都在努力生存发展着,而在逆袭的路上,吉利、长城、比亚迪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成功典范。

分享到:
谢冠荣 谢冠荣

作品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