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权威解读:汽车内燃机未来的路还很长!

作者:综合报道 来源:中国汽车报
909 0
2018-01-17

  【汽车焦点 新闻

 【汽车焦点 新闻】1月15日,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内燃机行业等的众多专家代表在北京举行了“传统燃料车辆动力技术转型升级国际研讨会”,大家围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主题,对于内燃机技术下一步如何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商议。

 “内燃机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会是市场的主力,它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在货运、客运以及船舶运输中,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在“燃油车禁售”风波后,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给予的最肯定的答复。

中国科技部部长 万钢

  1月15日,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内燃机行业等的众多专家代表在北京举行了“传统燃料车辆动力技术转型升级国际研讨会”,大家围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主题,对于内燃机技术下一步如何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商议。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长谭旭光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本次会议为我国内燃机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内燃机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表示,本次会议

  1、 明确了传统能源近期内依然是全球主要动力,但是必须要加快升级超越;

  2、 明确了新能源是全球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必须要加快布局和引领;

  3、 明确了传统能源动力升级和新能源动力发展要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走联合开放创新之路;

  4、 明确了燃料动力国际研讨要建立例会机制,行业协会要发挥更好的平台作用。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长 谭旭光

内燃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长存已久的内燃机行业似乎遇到了一些挑战,面对“禁止燃油车销售”传闻以及一些国家推出的“退出燃油车市场时间表”,各方人士似乎认为这项伟大的发明将要不久于“人世”。

内燃机真的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吗?

  “中国内燃机将按照低碳化的方式发展和生存,绝不会在近期没有的。”与万钢持有相同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骏

  同样,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看来,“内燃机目前有绝对的市场份额,未来还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

  面对质疑,我国专家给予了正面回答。他们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未来,内燃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减排和降耗是近期内燃机努力的方向

  内燃机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在动力方面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甚至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有时也被称为“内燃机世纪”,但是在新的环境和背景下,内燃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万钢指出,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大势所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要求的提高,减排和降耗是近期内燃机努力的方向。他表示,大气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汽车和内燃机产业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必须冷静分析,将当前挑战转换为发展机遇。

  “内燃机技术转型升级的目标应该是节能减排,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要突破燃烧技术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苏万华表示,近年来,世界各国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和油耗法规,提高内燃机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是内燃机最大的挑战,也是我国内燃机发展的首要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 苏万华

  德国FEV公司CEO史蒂芬·皮辛格也认为:“当前,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零排放或者近零排放,其中最大的挑战事实上就是二氧化碳排放。”

内燃机与电动化相结合是未来发展新方向

  “除了内燃机本身的技术创新以外,我们也应该注重内燃机与电动化融合发展的技术创新。”万钢指出,内燃机与电动化相结合是未来车用动力技术,包括非柴油动力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他表示,内燃机的潜力非常大,我们要保持开放性的心态,去学习各种新技术。如同当年内燃机取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一样,内燃机在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是否还有新的方向更值得我们考虑?

  在万钢看来,内燃机发展路线要结合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新型动力系统混合驱动的需求,用更低的成本去满足更高要求的排放,这才是一个最佳的路线。

  “动力系统各种技术的优化结合,是内燃机未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路。”吴志新表示,内燃机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某些特殊市场单独的燃油动力会逐步退出,而它与电动化的配合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

  对此,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也指出,内燃机燃料的多元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车用动力仍然将以内燃机产业为主导,满足市场对节能减排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新能源技术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把优化的内燃机同新型燃料和动力技术带向市场。

燃料电池汽车的明天已不再遥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种动力技术百花齐放时期,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寿命、可靠性、使用性能上基本达到车辆使用需求。并且,当前世界正面临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深度变革,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正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是各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车用能源领域,氢燃料发动机将成为车用电动化转型的主要方向,是实现车用动力清洁、低碳、高效的必由之路。”万钢认为,氢能燃料电池是实现车辆使用阶段“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低排放”的重要技术方案,是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会议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燃料电池的发动机系统集成技术已经攻破,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先列。他预测,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的技术和商业规模将会大规模发展起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欧阳明高

  此外,科技部高新司司长勇也在报告中指出,燃料电池产业已进入产业化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未来三到五年,将是燃料电池产业由技术研发转向产业化竞争的一个关键窗口期。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 秦勇

  “目前,世界范围内,各大整车企业纷纷建立产业联盟,公布了未来三年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计划,可以说燃料电池汽车的明天已经不再遥远。”秦勇补充说。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 原文标题:《一场关于内燃机“生死”的世纪大讨论 万钢说:内燃机仍会是市场主力》

分享到:
冯业斌 冯业斌

作品2566

入行一往情深,再回头已不可能。